本报讯(记者 李渊)环境更新,带来时尚靓丽网红属性;自产自销,更有农家独有烟火气息。当网红市集碰撞农家时鲜,近日升级改造完成的相城区太平街道太平菜场为当地市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太平菜场。太平旧称“荻溪”,被搬上了菜场的大门头,作为当地的“专属logo”,凸显当地文化渊源。而一系列新式装饰,又把当今的时尚带到了这个千年古镇。
时值岁末,部分赶早的市民已经开始预备起年货来,肉摊前、水产摊边已经围满了客人。“来块腿肉,我回去要腌咸肉了。”取消了生鲜灯的肉摊让王雪妹阿姨“眼目清亮”,“现在清清爽爽,隔壁水产摊也没有‘嘀嘀嗒嗒’了。”
此次改造,太平菜场的整体布局和业态范围上来了个大升级,规划蔬菜、水果、水产、鲜肉、茶叶、糕点等业态,商位数量增至128个。同时,新装修的环境更是把原本菜场的“脏乱差”“腥酸臭”一扫而光。王雪妹说:“以前走过水产摊一脚水,现在不一样了,逛菜场和去超市一样了。”
除此之外,太平菜场还把当地网红树——千年古银杏“复制”进市场,融入地域特色,贴合了菜市场“田园”式设计风格,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太平街道的历史发展轨迹,加深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场景进行融合,让这个市场加上了一层“网红”属性,前来买菜的群众纷纷拍照打卡。
此外,市场内规划的“雨露集市”是另一大亮点,市场管理部为30余个自产自销商户提供了设备齐全的专属经营点位,提供时鲜本地菜、豆制品等业态销售,“我在太平农贸市场有30年了,原来一直在室外的自产自销区经营,现在搬进了室内,有了专属摊铺,感受到市场的经营管理越来越人性化。”商户王许田说道。
区域内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热闹的氛围也成了独有的风景线。菜场方表示,“雨露集市”的摊位名额十分抢手,后续还会继续调整规划,解决更多商户的经营需求,让“雨露集市”成为太平菜场的特色便民服务点。“相比城区,太平地区的菜场还有部分农户有销售需求,他们的自产自销菜品和商贩的相比,走差异化路线,时鲜程度高,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相关负责人表示,“雨露集市”不仅丰富了菜场的业态,同时也满足了居民需求,更是把原有的路边菜贩进行了统一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购物体验感,太平菜场以群众需求为切入口,设立了服务台,服务内容涵盖商户充值水电、报修服务、公平秤、寻人寻物、热水供应、投诉建议等贴心服务,一站式解决商户及顾客的需求;同时引入农贸公示屏,将商户个人信息、执照、公益广告、溯源码及收款码进行公示。
太平菜场还设置了食用农产品快检室,每日对食材实施严格的农残检测流程,强化检测台账管理,形成一日一检的模式,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形成商户信息+产品溯源信息+农产检测结果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就能清楚了解食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