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界、艺术界友人相聚金鸡湖畔,交流沟通,共谈未来——
以智慧汇聚中法友谊的“涓涓细流”
文化交流是最能拉近中法两国人民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昨天,中法两国文化界、艺术界友人借着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的契机相聚金鸡湖畔,从现代艺术、文化艺术旅游、艺术及产业等不同层面开启了三场平行主题对话,交流沟通,共谈未来,让文化艺术这股“涓涓细流”汇成中法友谊之“星辰大海”。
以金鸡湖为“起点”
期盼更多美好“相逢”
“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将共同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必将迎来‘大丰收’。”同程旅游创始人、总裁吴剑在主题为“旅游和生活的艺术:从消费型旅游到文化艺术旅游”的平行对话中表达了自己的期望。这次对话,同程旅游创始人、总裁吴剑,Vignobles Jade董事卡洛琳·泰奇奈,野城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野城,Compagnie des Machines艺术总监弗朗索瓦·德拉罗齐耶,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陈龙等6位嘉宾围绕主题展开交流。
对话中,有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对中法旅游市场需求的分析,也有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元宇宙旅游,也谈到了旅游离不开艺术家、文化和表演,更加深了大家对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看法。吴剑谈到中国游客需求的变化时透露:“法国一直是中国游客欧洲游的目的地之一,如今,中国游客更倾向于戛纳电影节、凡尔赛宫、格拉斯香水小镇等研学深度游,我们也正结合AI技术,迎合中国游客旅游的新需求,为中法旅游发展助力。”
来自法国的卡洛琳·泰奇奈,于2015年开始接手家族企业,重启了葡萄酒业务,在做出优质葡萄酒的同时,卡洛琳也致力于葡萄酒酒庄的旅游业态发展。“我曾在波尔多参加了一个艺术展,结合葡萄酒庄园进行装置艺术的创作,将法国的美食、生活和艺术都融合在一起,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她说,艺术的加入也让葡萄酒庄园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
现代艺术的“目光”
在江南之城交会
水墨画、桃花坞木版年画、雕塑、音乐、短视频……当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形式在苏州交会,中法两国的艺术家在跨国的文化交流中汲取营养。在主题为“现代艺术:交会的目光,中法青年艺术家的对话”的论坛平行对话中,李昕、乔伊丝·乔纳森、米歇尔·达尔贝托、乔麦、珍妮弗·杜泽内尔等8位嘉宾展开对谈,畅论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家李昕过去20余年往返于中国和法国之间,他曾与爱马仕首席调香师同游中国园林,从中撷取灵感,用画笔在香水“李先生的花园”包装盒上渲染墨色。他说:“我觉得我的艺术的根性始终是中国的,而巴黎这座全球当代艺术之都,又给了我许多成长的养分。”
世界著名钢琴家、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米歇尔·达尔贝托则在来中国巡演的过程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到了养分。在他看来,外国对中国的了解颇为片面,“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如此的深厚,应该加大努力去推广,让世界都知道。如果有人邀请我去中国的名胜古迹作演出,让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作融合推广,我是非常乐意的。”
法国影像艺术家珍妮弗·杜泽内尔也直言,在看过大量中国各个朝代的绘画作品后,开拓了影像创作的视野。定居苏州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家乔麦则表示,她带着桃花坞木版年画这项苏州非遗到访过许多的国家,但是“苏州给我的感觉最舒服,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可以任意切换,很适宜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
以情感和使命为动力
以专业化运作为后盾
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运作与支持,以“文艺和公益资助:赞助商在跨文化领域的期望和举措”为主题的第三场平行对话会上,来自中法两国的艺术家和艺术运营人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有着十年法国留学经历的“80后”西安姑娘张程程是一名二代企业家,回国之后一直从事中法文化交流事业。她认为,无论是人与人的交流还是国家之间交流,都需要带着情感和价值的认同,这样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年前,在西安举办的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上,张程程曾与法国品牌娇兰共同推出一款带有“西安味道”的香水,实现了将家乡推向更大舞台的心愿。这款代表两国间高质量交流的香水也成为了中法友谊的全新载体,接下来她将带着使命,继续为文化融合创造更多可能。
在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方面,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与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危冰有着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会组织的作用在于搭建平台,帮助艺术家更好地激发创造活力。
苏州美术史源远流长,吴门画派在中国画领域拥有较高地位。当下,苏州美协正致力于实施“朝霞工程”和“晚霞工程”,将专业上达到一定高度的艺术家推向社会的同时,发掘和培养一批年轻艺术家。雷米·艾融则表示,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创造了辉煌的奇迹,艺术上也发挥着一定的楷模作用,中法两国的艺术表现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切入点。搭建对话的平台,在交流中更好地实现艺术的延续和发展,这正是他们要做的事情。□苏报记者 罗雯 王敏悦 朱执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