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推动以昆承湖为中心向南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南融”桥头堡——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作为服务常熟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先锋,常熟市东南街道正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通过聚焦区域“一老一小”多层次需求,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身到产城融合民生事业普惠性保障提升的火热实践中,以更快节奏、更高水平推动常熟南向发展。
老年服务再升级 “慧”享桑榆在东南
日前,“‘慧’享桑榆‘未’爱护航”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老年大学成立暨护航未成年人系列行动启动仪式在东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高新区(东南街道)将以该实践所为阵地依托,以苏州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为基础,与江苏开放大学合作共建,以“东南教育联盟”为载体,着力打造极具“高新东南”特色的老年活动平台,实现“老有颐养向老有乐学,幼有优育向幼有善教”的跨越式奋进。
随着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老年大学正式揭牌,区域村社区的终身教育和基础教育工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高新区(东南街道)还和江苏开放大学共建老年大学传统文化创新培训教育基地,开展四季养生、朗诵书法、绘画摄影、地方文化鉴赏、玩转智能手机等线下培训课程,组建街道老年教育艺术团、老年学习社团,长期开展多元化、高质量的老年教育活动,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区长者们提供深入学习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尽情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至此,高新区(东南街道)终身教育品牌项目——“领育朝夕”项目正式启动。
近年来,东南街道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和休闲娱乐服务,截至目前,东南片区养老服务保障比例为97.4%,位列常熟第一。此外,街道持续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2021年至今,已为63户家庭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辅助器具配适”四个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一户一册”制定改造方案,最大限度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增强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配套再提升 双向奔赴“未”爱护航
“慧”享桑榆的同时,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更不忘“未”爱护航,积极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近年来,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立足现有基础,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以优质教育满足群众“学有所教”的期许。昆承湖畔的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是全球第15所、中国大陆第一所世界联合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常清中学、世华学校、东南实验小学、启文学校等优质学校构建起多元化教育体系,区域内人文教育氛围日益浓厚。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还将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华师大二附中常熟实验学校,在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同时,让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华和智慧在此创造品质、演绎精彩,预计2024年3月全面完工。
华师大二附中常熟实验学校
在硬件教育设施提升的同时,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积极引入多项区域“青少年关爱项目”,配套硬件提升。引入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校园行,全区六千多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将在该项行动中得到脊柱健康全面筛查,助力健康成长。同时,与常熟市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回声计划”,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与各校家长和师生代表开展现场访谈;更联合东南街道派出所,建立“家校安”警务工作站,以“多校一所”联动,撑起守护青少年安全的“保护网”。
融合均衡发展 “一老一少”公共事业相得益彰
每周六上午9点到11点,在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总有十几个孩子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做游戏、学习科普知识、朗诵课文,场面十分热闹。这是社区联合常熟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开设的“四点半教学课堂”,为辖区新市民及双职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下午时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在街道老年大学成立后,老年教育将辐射至村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宇佳说,作为苏州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聚焦解决好群众“最重要的小事”,不断拓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福祉,增强群众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基本实现“一老一小”公共事业的融合均衡发展。
东湖社区“四点半”课堂
据了解,2021年东南街道实施养老设施提档升级,引入第三方养老机构承接了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及小康村、昆承村、苏锋村、东渔村、东湖社区、湖畔社区等七个日间照料中心的日常运营和项目活动开展。同时,尊老金提标扩面发放到位,顺利完成尊老金提标扩面发放工作,为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发放尊老卡,为年满65周岁的老人发放尊老金,有效改善老人养老问题。如今,东南街道全域已新建老少皆宜的乐邻小屋9处,共计2172平方米,设立助老餐厅、棋牌室、舞蹈室、图书室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功能室,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和青少年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目前,东南街道各村(居)配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