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昆山推动产业"上楼"将3100家企业装进114栋楼宇
2023-07-10 10:37:00  来源:引力播移动端  
1
听新闻

昆山花桥上演产业上楼记,将3100家企业装进114栋商务楼宇

一栋楼内,60余家电商企业,约200家互联网技术、金融服务等产业链配套企业,总投资超30亿元。作为目前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第一高楼,建滔广场是也是花桥楼宇经济的第一高度。

如今,像建滔广场这样税收过亿的楼宇在花桥已经有8栋,被当地称为“亿元楼”。将3100家企业装进114栋商务楼宇,花桥经济开发区通过楼宇经济这种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上楼”,发展“垂直经济”,实践出了一条区镇发展的特色路径。

花桥经济开发区地域面积只有52平方公里,在昆山市11个区镇中排名第10。如果面积有限那就“登高望远”,正式得益于一栋栋现代化的商务楼宇,生产总值已突破40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凭借着“敢闯敢试”的精神,花桥经济开发区以“登高”求“望远”,不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与超前规划,也让“楼宇经济”这种新型的经济形式早早在花桥落地开花、走在前列。

让产业“上楼” 创新打造垂直集群

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飞架的桥梁……走进花桥经济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象。“我刚来工作的时候花桥最高的楼只有11层。”董鑫然2009年来到花桥工作,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的花桥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小镇”——没有什么高楼、没有什么企业、甚至水泥路都很少。

随着花桥飞速发展,一栋栋百米高楼拔地而起,而花桥发展的“秘诀”就藏在这些楼宇之间。

“发展楼宇经济,其实我们是有多年的积累,不是一拍脑袋,看楼宇经济好我们就搞。”昆山花桥科技局局长冯卫青回顾花桥经济发展历程,原来早在十几年前,花桥就锚定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园区的目标。

谈及楼宇经济最初在花桥的发展,花桥经济发展促进局副局长陈志刚也有相同的体会,“其实一开始我们好像也没有专门去建设楼宇经济。”花桥经济开发区在谋划发展定位时,没有选择走“以工业带动城市化”的老路,而是充分发挥毗邻上海优势,将目标瞄准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研发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需要以楼宇为载体来承接。“从最开始着眼发展总部经济开始,花桥发展楼宇经济的基础就已经打好了。”陈志刚告诉记者,昆山花桥的产业地域划分鲜明,北部为农业生态区,中部为工业区用于发展制造业,南面三十余平方公里则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是花桥发展的主导区域。

如何在三十余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做出大文章?由于整个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花桥转而向空间要资源,向空间要效益。“楼宇经济”为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打开了新思路。于是,从2006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商务楼宇起,到如今花桥已建成投运42座,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成为昆山商务楼宇最密集的区域。

筑巢孵化企业 为楼宇引进“源头活水”

“我们企业最开始只有两个小房间。”周元红所在的企业优护优家就入驻在建滔广场。2009年10月26日注册营业执照,2010年5月正式投产,这13年企业发展实现了很多次跨越。谈到这些年的发展时周元红十分感慨:“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能达到2亿元。”

陪伴企业成长,这也是花桥在招商上秉持的理念。相对多数产业园的“筑巢引凤”而言,花桥经济开发区发展楼宇经济更像是“筑巢孵化”。

“很多科技企业在发展前期非常精小,抗风险能力也不强,因此需要给予一些孵化支持。”科技局局长冯卫青告诉记者,花桥会积极帮助企业实现“从0到1”落地成长,而这些企业孵化的主要平台载体就在楼宇里。

在花桥看来,对企业的“育儿式陪伴”正是花桥楼宇经济的不同之处。当地的许多企业一开始都处于“种子期”,常常是一位教授带着团队就某项技术进行攻关,面积一般只有一两百平方米。如今,在各楼宇里,许多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除了前期孵化,花桥经济开发区还帮助初创企业“提速”,帮助他们尽快实现量产。在楼宇中孵化的企业在大规模投入量产后会需要自己的厂房,花桥还同步把现有的孵化的企业资源与周边空间进行资源联动,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为了更好做好“楼小二”,花桥开展楼宇精准画像。围绕楼宇经济相关的指标,如楼龄、面积、出租率、平均租金、物业单位、楼宇入驻企业总数、产业结构、商业配套条件等,给每栋楼宇画一幅精准的画像,突出楼宇产业标识,因“楼”制宜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我们搬进建滔广场办公,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节省了将近两个月的装修时间。”周元红回忆道,不同于普通的写字楼需要从纯毛坯开始装修,这边的商务楼宇在交付时已经进行了初步处理,企业入驻只需要进行区域划分和简单的装修,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打造楼宇“小气候” 让“上下楼”成为“上下游”

15栋楼、200亩地、1010亿元的销售额。在花桥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内,从人才的培养到品牌的入驻、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物流,一个“产业园内的产业链”在这里诞生。

“一开始这边就是个工厂,后来是政策的鼓励我们才逐步尝试着从工厂到产业园转变。”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张霄鹏介绍说,产业园内目前共建有15栋楼,其中包括实践人才实训中心、人才和学生公寓、研发工厂和专供设计师入驻的工作室。其中建有一个面料展厅,在库面料样8万多个,辅料总共有10万多种,供设计师挑选。“我们建成了许多工作室,招引设计师和其团队入驻,总体上是遵循了昆山‘产业园建成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发展理念,正是因为建成了产业链,才积聚了各方的资源。”

近年来,花桥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楼宇行业生态,按照“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理念,不仅将城市发展空间立体化,还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打造“一楼一品”的特色楼宇经济。将3100家企业装进114栋商务楼宇,花桥经济开发区在不断引导楼宇企业上下游、客户群的有效聚集,构建“邻居就是客户”的行业生态圈,推动楼宇经济特色化、集群化。

如今,由楼宇经济带来的集聚效应在花桥成效初显。在花桥,大部分服务业项目都集聚在楼宇中,涵盖了9大服务业类别。如亚太广场已入驻华住集团、好孩子商贸等新零售项目7个,成为新零售产业发展的新样板;花桥国际创新港B2栋已引进基金企业755家,成为当地金融产业发展的新地标;而不远处的中科创新广场,则已入驻人才科创项目65个,成为创业孵化的新摇篮。

“我们为什么特别注重楼宇经济,其实它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给你带来很多品牌效益。对花桥来讲,我们已经感觉到了1+1>2的发展效益。”冯卫青盘点了一些数据,短短几年里集聚了一批高端科创企业和各级各类人才。

目前,花桥已建成投运高品质商务楼宇42座,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成为昆山商务楼宇最密集的区域。2022年,楼宇经济税收占服务业(不含房地产)税收比重超80%,培育了建滔广场、亚太广场等税收“亿元楼”8栋,“准亿元楼”7栋。

在未来,花桥经济开发区还将实施楼宇倍增计划,瞄准入驻楼宇企业的产业链、生态链,打造一批高产出、高增长的特色楼宇,2023年争取再打造2栋税收“亿元楼”。

位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的研祥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即将封顶。这个高度将达267米的高楼即将成为新的“昆山第一高度”,成为耸立在沪苏交界处的城市新地标。如果面积有限,那就“登高望远”。这是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为区镇发展做出的创新尝试,也为楼宇经济发展走出出了一条独特的“花桥之路”。(苏报融媒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通讯员 昆花轩 文/摄)

标签:楼宇经济;经济开发区;楼宇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