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金秋9月,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经开区传出好消息,辖区企业斯塔尔精细涂料(苏州)有限公司核心业务增长迅猛,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将创历史新高,利润及税收或将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作为荷兰斯塔尔(STAHL)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4年,斯塔尔精细涂料(苏州)有限公司落户苏州浒墅关;次年,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建成,并于2006年正式投产。据了解,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斯塔尔(STAHL)是世界上最大的功能性涂层和皮革化学品研发生产企业,在全球设有11个生产基地,浒墅关工厂便是其中之一。落户十多年来,斯塔尔不断突破成长瓶颈,从一家小型外资企业起步,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近10亿元的重点规模企业,占据了集团五分之一的份额,也是国内最大的供应高性能涂层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专业化学品公司。
斯塔尔秉持环保理念,致力于提供日常材料所需的高性能、低环境影响的化学品解决方案。2012年,国家为消减车内VOC散发,出台《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用材建立技术规范,并进行质量监控,斯塔尔顺势抓住这一机遇。
“新规一出台,原先的油性材料都满足不了要求。我们以水性材料起家,快速切入市场,迎来了斯塔尔在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期。”斯塔尔大中华区、东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陈兴军介绍,近两年来,斯塔尔针对汽车内饰成功开发了具有防污耐污作用的功能性涂层产品,作为行业内创新功能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车型。目前在全国汽车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车领域,汽车内饰涂层产品以斯塔尔为主导。
“我们的产量持续扩大,产品不断升级,早期月产量只有几十吨,生产的多是通用型产品,现在月产量突破1000吨,许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在高端市场具有突出竞争优势。”陈兴军说,不仅在汽车领域,在家居、休闲运动、服装及时尚生活等领域,斯塔尔也有“隐形冠军”之名。
企业的快速发展更得益于浒墅关优良的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企业也遭遇了产品难以送达客户、原材料跟不上等难题,在相关部门的及时帮扶下,企业克服了一个个难题。如今,浒墅关工厂近50%业务围绕汽车领域展开。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陈兴军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蓝图: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核心产业和市场投入,聚焦“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可再生原料、可持续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扩大产能,增加新的应用及技术中心,提升本地研发和开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