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昆山明确可翻建的398个村庄按照“多规合一”“一村一规划”有序推进。近日,住建部在工作简报中向全国推介农房翻建的“昆山经验”。
粉墙黛瓦,依河而立。穿过昆山武神潭村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中心公园,金彩凤家翻建一新的农房掩隐在一片绿意中。她说:“3层高,有院有草,车子直接停到门前,我住上了花园别墅。”一幢幢农民别墅拔地而起的背后,是一间间破旧农房的重生。
据悉,398个可翻建村庄主要为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其他一般村庄。为着力解决“哪些能建、怎么翻建、建成什么样”等问题,突出风貌管控和质量安全两个重点,昆山通过规划图、设计图、流程图、指引图等方式,引领和保障农房翻建品质。目前,昆山市、镇两级累计推出68套房型图。
同时,昆山积极创新农房翻建机制,从选址布局、农房与配套设施建设、风貌与村庄环境等方面加强探索,全域创建高品质田园乡村。目前,昆山全市可翻建农房32533户,已完成翻建15777户,在建2115户,翻建占比55%。
农房是农民幸福生活的栖居地。昆山市住建局进行全流程管理,在充分尊重农民建设选择权的基础上,强化农房施工队伍管理,建立村民自建房施工准入机制。各区镇建立村级网格员巡查机制,推行“一村一监理”模式,建立健全钢筋、水泥、混凝土等主要原材料抽查制度,常态化进行质量安全巡检,确保施工品质。
与农房翻建一体进行的,还有因村施策推进的生活污水治理。昆山针对城镇周边和邻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将其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对不具备接管条件、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配套建设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污水处理设施306座,收集管网约800公里;对户数少且相对分散的村庄,通过吸污车对单户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目前,昆山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自然村覆盖率达98%。
昆山还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确建制村配置幼儿园、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自然村配置幼教点、文化活动场地、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并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村,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想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