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一句“真好”道出文明该有的样子
2022-08-29 11:32: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苏报记者 朱雪芬

文明是什么样子?

生活在这座城市,步履匆匆间,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一幕幕画面——干净整洁的街道、绿荫葱葱的公园、井然有序的车流、文明礼让的秩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或许你早已习以为常,却又不时被其中一个场景触动,忍不住感慨:“生活在苏州,真好!”

一句“真好”,是对苏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最真实评价。早在2008年,苏州就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于2020年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历史性地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域化、“满堂红”。

一句“真好”,道出了苏州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并不是冲着一个目标,而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一句“真好”,更描绘出了文明该有的样子。

文明体现在细节上——

清晨,在姑苏区新康路附近开烧饼店的朱美美一边忙着生意,一边与顾客闲聊街道的变化,“自从店门口的道路整顿了,空间就宽敞了,顾客来买东西方便了,我们生意也更火了。”

这样的点赞声,来自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新变化。

投用20多年的华阳里小区,经历了老旧小区改造,墙体屋面破损渗漏、道路坑洼损坏、管道线路混乱、绿化缺失等种种问题得以一一解决;

金益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后大变样,地面干净整洁、摊位布局合理,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整齐摆放,摊主们也穿着整洁、规范经营;

新庄公交首末站废弃停车场变身成了“口袋公园”,不仅绿树成荫、花香怡人,还满足了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漫步、健身锻炼的需求;

一场“共建洁净家园 同创文明城市”全民大扫除专项行动,清理无主垃圾近3万吨、卫生死角约11.2万处,打通了古城的毛细血管;

姑苏区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周边、农贸市场周边、商贸体等人流密集区域,新增了一批“特别版”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位于阳澄湖中央的清水村,经过志愿者们对房前屋后、停车场、绿化带、河道等各类场所开展的无死角环境卫生整治,飞线充电、乱牵乱挂、乱堆乱放、绿化缺失等现象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独具特色的“蟹”文化宣传,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水面广阔的阳澄湖和茂密繁盛的绿意……

历数下来,一桩一件,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就是在这样琐碎的细节中,文明的力量无声彰显。

如今,漫步在苏州街头,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是触手可及的“文明空间”,让市民享受到了“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的美好生活;拥有“高颜值”的农贸市场,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成了人人共享的社区空间,传递着人间最暖的“烟火气”;华丽蜕变的老旧小区,从里到外让人眼前一亮,不但老居民们再也舍不得走,还吸引了众多新苏州人入住;“文明交通”的场景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在“让”与“守”之间,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

文明融入生活中——

“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是网友对苏州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也是苏州对“近者悦,远者来”作出的承诺。在这里,“一餐热饭有人管、一时冷暖有人惦、一声招呼有人应”,文明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让城市磁力与日俱增。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一老一小”向来都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面对“一小”,暑假看护是个难题。早在去年,苏州就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设了1000余个“家门口的暑托班”,惠及10万余名中小学生。今年暑假,公益暑托班更是扩充至1355个,有效缓解了看护难的实际困难。对于“一老”,一餐热饭最暖人心。在姑苏区平江新城光华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老人花12元就能享受到一顿丰盛又美味的午餐,而这样的助餐点在全市有2228个。

关爱残疾人,让他们共享美好生活,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苏州,打造“无碍”之城成为常态化。全市公交智慧无障碍出行平台,让残疾人再也不为出门发愁;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已为24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打造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家居环境;聋人手语无障碍服务,在全市1811家商业银行营业厅实现了全覆盖……全市14.2万残疾人,切身感受着这座城市无障碍建设“从有到优”的巨大变化。

对于青年人才,苏州更是展现出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情怀。全市已建成57家人才驿站,包含房间607间、床位971个,为来苏州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而且拎包入住,真正实现了“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

苏州的温情,还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善意。已经走过十个年头的“清凉苏州”,每年盛夏如约而至,开设“清凉驿站”,向烈日下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送上清凉礼包。十年来,越来越多爱心汇聚,“清凉驿站”发展到3500多家,受益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文明就在你我之间——

一座城市的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

这几天,发生在苏州的几个美好瞬间令人动容。吴江一老人骑三轮车摔倒在路边,危急时刻,驾车路过的刘涛果断伸出援手;汾湖的张女士在深夜驾车回家,看到一名男子倒在路上,她下车守护,直至120、110到场;常熟一家电动自行车修理店门口燃起熊熊大火,正在附近餐馆吃饭的56岁退役军人徐克彪,借来灭火器,拔腿冲向大火……他们的样子,就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座城。近年来,在苏州,凡人善举遍地开花,“争当好人”蔚然成风,涌现出了285位“江苏好人”、194位“中国好人”和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道德模范,榜单的厚度托起了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已连续多年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双十佳”和常态化开展的“苏州时代新人”发布,成为苏州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让“好人精神”深入人心,汇聚起更多向善向上的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截至去年底,苏州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34万左右,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等志愿服务,全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50万小时。大街小巷,“红马甲”随处可见,志愿服务早已融入苏州人的生活日常。

当下,更是有越来越多的苏州人养成文明自觉,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中,用一言一行为这座城市增添风姿。“垃圾扔进桶,车子停进线,小区环境靠大家……”每天清晨,金阊街道彩香一村南区社区广播里都会准时响起居民志愿者张玉珍的苏州话、普通话“双语”播报。同一时间,小区里的“彩香嫂”志愿者们也已行动起来,对发现的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清理整治,守护自己的美丽家园。

我们相信,当每个人都心怀阳光、传递温暖,文明就会一直拥有它最美丽的样子。

标签:
责编:唐可垚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