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日苏州讯 人才是第一资源,有着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可创造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正因如此,各地形成一波又一波引才聚才热潮。
7月29日,苏州市木渎镇举办以“携手向未来”为主题的“渎+”人才交流沙龙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精英“大咖”齐聚一堂,共享创新资源,共叙木渎发展新图景。
作为一座江南的千年古镇,木渎镇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孕育着磅礴的发展张力。近年来,木渎镇紧扣创新发展大方向,将人才引领、人才引育作为塑造新一轮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法宝”,以优质的配套资源、完善的创业政策和周到的贴心服务,擦亮“渎+”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夯实人才“归属感”。
搭建平台,激发“源动力”
“渎+”也称“独家”,给予人才以“家”的感觉。今年“5·20”吴中人才日活动期间,木渎镇全新推出的“渎+”人才服务品牌,提升全镇人才服务水平、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提升“渎+”品牌内涵,“渎+”人才交流沙龙亮点频频。沙龙创新交流方式,打破传统会议模式,改成自由交互式交流,让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和主流媒体互动,携手共进。未来将通过组织各类线下活动,实现更大范围的企业间的资源交互流动。
瞄准“高精尖”技术,木渎镇着力打造智能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1+2”产业体系,现有14个科技产业园,包含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广告产业园,1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此外,芯聚·鼎慧智谷约15万方科创载体正在进行存量更新建设;金地威新·吴中智造园、金枫创意商务中心,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瑞莱恩产业园已经竣工投产……为后续人才项目孵化落地提供更多载体支持。
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木渎还将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路演活动,适时举办赴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专项引才活动,持续提高木渎镇在科创圈的知名度。并主动提升招引团队的服务能力,提供领军人才申报服务、项目落地一体化服务,针对人才项目落地,开通创业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周期,为领军人才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最大便利。
引才聚才,构筑“强磁场”
邱惠斌,一名土生土长的木渎人,是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课题组长和博导,入选姑苏及东吴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学有所成的邱惠斌回到家乡创业,创办了苏州阳池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微纳米阵列材料热管理界面新材料的研发,已和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成果转化协议。“以‘热交换’痛点为切入,我们通过技术科技孵化市场,目标3年内实现5000万的产值。”邱惠斌说,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学者和人才到木渎创新创业。
邱惠斌的创业故事只是木渎镇全力构筑人才创新创业“强磁场”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木渎全镇共有各级领军人才142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挖掘人才服务人才,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木渎镇积极筹备建立面向更广范围的五类人才库,包括了硕博人才、名校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海外人才,只有了解清楚现有的人才结构和基数,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和保障,建设完善木渎人才库。
精准服务,营造“优生态”
生态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精准对接人才实际需求,木渎还全力解决人才“衣食住行”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人才“来得放心、干的舒心、住得安心”。
优化“渎+”人才公寓。目前,木渎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整合提升改造,金运人才公寓设置在周边配套完善的金运小区内,紧邻智慧工园片区,可拎包入住。YEC青年创业社区,集居住+办公+商业为一体的复合型社区,24小时在线管家服务随叫随到,共享青年客厅,为年轻人才提供PARTY+健身+交流的都市青年生活;大运城酒店式公寓和人才公寓两处,均坐落于大运城商业圈内,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寓紧邻中环高架和地铁5号线,周边配有大运城、东门町两大商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片区企业的人才居住需求。
据悉,木渎镇在建人才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62万平方米,共503套住房,配备洗衣房、健身区、娱乐休闲区等公共服务区,项目引入海绵城市设计概念,设计了多个屋顶空中花园,绿色节能元素更加丰富。
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你只需一个背包、你只管奋勇向前,其它‘包在木渎身上’。”苏州吴中区木渎镇党委书记秦晓良说,希望有识之士、优秀人才选择木渎、扎根木渎、乐业木渎,始终与木渎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