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双赢,3月29日,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印发《“服务企业绿色发展 促进环境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简称“绿色助企十四条”)。实施“绿色助企十四条”,这在全省尚属首创。记者获悉,“绿色助企十四条”执行后,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将通过“量身定制”精准帮扶的方式,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化解影响企业绿色发展的难点痛点,协同推进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记者了解到,根据“绿色助企十四条”的安排计划,3月,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抢先抓早,迅速行动,并且也收获了一批企业负责人的好评。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惠氏公司于1991年在苏州投资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市场前景较好,但由于企业建厂时间较早,随着近年来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不断更新,企业环保管理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急需进一步提升以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3月23日,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党支部5名党员前往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开展党建结对帮扶。5名帮扶人员通过查阅台账、实地检查发现企业在固体废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存在15项具体问题,并就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给出了4项建议。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门不仅把专业技术送上了门,也提供了周到的服务,让企业真正认识到在今后的日常生产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相关要求。

为了促进吴中区胥口镇采香泾村村内的企业绿色先行、高质量发展,近期,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来到采香泾村开展共建帮扶活动。

帮扶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仔细排查生产工序中产污环节、环保治理设施配套情况,当场指出企业在项目环保措施落实、台账记录、危废收集贮存等方面存在的18项具体环境问题。
吴中区胥口镇采香泾村村党委书记周云根表示,原来觉得村子在污染治理方面做得蛮好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不足之处。接下来,采香泾村将扬长补短,提升自我。
生态环境综合行政局局长王欣表示,主动探索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是企业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助企增绿十四条”方案,苏州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将对企业存在的痛点进行“项目化”精准帮扶。针对医疗机构环境管理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协调,与市区重点医疗机构开展结对帮扶,规范医疗机构污染防治工作,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针对机动车检测机构能力建设问题,将组织专家对机动车检测机构现场帮扶,并组织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培养一批优秀技能人才;针对移动源污染问题,将组织力量对用车大户的柴油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免费排放检测和维护保养指导,全年涉及车辆不少于18000辆。
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