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苏州的“老娘舅”却再次将家长里短“断”出了国家级荣誉。日前,苏州一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和3名人民调解员被司法部表彰,获得“全国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苏州1万多名“老娘舅”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达15.3万件。
到家门口调解 将“死理”盘活成方案
一年多的邻里纠纷终于化解
“必须把卫生间拆了,不然没得谈!”
2月2日下午,在姑苏区双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室内,马老伯重重地将水杯放在桌上,懊恼地说道。
马老伯家人租住直管共有住房(房卡房)因为漏水问题和楼上的邻居发生了纠纷。经过第一次调解后,在调解员的召集下,双方再次回到了调解桌上。
双塔街道司法所所长、姑苏区法院特邀调解员韩庆康在倾听了双方的意见后,带领大家到马老伯家里进行现场调解。
原来,早在2019年7月份,马老伯母亲和弟弟租住的房屋出现了渗水的情况。马老伯认为这是因为楼上的公寓用水导致的。于是,他和公寓管理方进行了交涉。然而,管理方将房屋进行了“防水”施工后,马老伯家还是出现渗水的情况,这让他十分恼火。
在今年(2021年)1月份,双方来到了街道调委会寻求帮助。经过调解,双方再次达成了维修协议。但这一协议遭到了马老家人的反对而搁置。
“‘防水’施工后还出现渗水的情况,是公寓租客忘记关水导致,‘房屋防水’应该没有问题,已经很久不渗水了,但可以继续维修。”在调解现场,公寓管理方负责人叶先生表示。
但对于叶先生的这一说法,马老伯并不认同,“房子上方就是卫生间,需要将卫生间拆掉才能杜绝隐患。”但对于拆除卫生间的这一提议,叶先生认为这会对公司造成损失,自己并不能决定此事。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公寓管理方将‘防水线’高度提高,并将马老伯家里重新装修,如果再出现渗水情况,就拆除卫生间。”调解员韩庆康的这一提议打破了僵局。
最终,在韩庆康的劝说下,双方同意了这个提议,并表示在年前进行动工,马老伯的家人由公寓管理方出资安置到附近宾馆。同时,叶先生还表示,对马老伯一家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
至此,双方一年多的纠纷经过调解后,终于化解了。
把“调解桌”搬到巷子里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在此次司法部的表彰中,双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苏州唯一一家获得“全国模范”荣誉的集体单位。地处苏州古城中心、人口密集,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按照传统的理念,人们还是追求‘以和为贵’,不愿意为了‘家长里短’和小纠纷撕破脸去打官司。”双塔街道司法所所长、姑苏区法院特邀调解员韩庆康介绍,“调解员反复做工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在修复双方的关系。”
为了发动群众的力量,调委会还打造了“小巷评理”调解品牌,将“调解桌”搬到了家门口、巷子里,采用“大院说理”“板凳会议”“名家说法”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小巷评理”品牌已成为双塔辖区居民化解矛盾的自觉选择和优先方案。
目前,双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建立了“网格员+调解志愿者”“社区民警+兼职调解员”“公职律师+特邀调解员”的三级调解机制。同时,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实现柔性化解和刚性裁判互补。
在疫情期间,为了降低人员聚集风险,调解员积极借助“江苏微解纷”调解云平台,开通电话调解、视频调解,成功化解47件涉企民商事纠纷,涉及当事人100余人、金额80余万元。
三年来,双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各类纠纷2822件,其中复杂疑难纠纷223件,无一起因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引发群体性纠纷、非正常上访和民转刑案件。
创新多元化调解形式
苏州全年调解纠纷超15.3万件
“虽然看起来都是些‘家长里短’,但对求助人来说,会对生活或工作产生很大影响,积累时间长了,小矛盾也可能会出现大问题。”苏州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陆红英介绍。
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苏州丰富了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建设了69个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打造了一批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形成纠纷预防化解的“链条”,将大量纠纷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调解工作不仅讲究经验,还是个“技术活儿”,为此,苏州出台了《关于加强苏州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指导意见》,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各类培训,为“老娘舅”进行专业赋能。2020年,苏州1万多名“老娘舅”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超15.3万件。
经探索推进,苏州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清单、一次性告知、纠纷综合调处联动、工作人员名册公示、司法确认、跟踪回访、矛盾预警研判等八项全流程服务制度。
同时,苏州还将人民调解工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中,吴江、青浦、嘉善三地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太仓、嘉定、宝山三地推进跨区域社会矛盾“共治”,有效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促进矛盾多元化解良性互动。
2020年,苏州市、县(区)两级非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在两级法院及其他重点单位设立分中心,建成市、县(区)两级中心11个、分中心22个,镇(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100个,村(社区)两级非诉讼服务中心站(窗口)2086个,形成了全市非诉讼服务网络。同时,依托调解小助手、网格信息员采集终端等多个线上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服务功能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