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常熟记者陈洁 通讯员张绿漪)日前,常熟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黑臭水体整治以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成效通过苏州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的督查验收。这标志着今年常熟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全面达成,污水处理水平和治理体系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近两年来,常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苏州市河道管理条例》,以河湖长制为统领,切实抓好河道规划、整治、保护、利用、管理工作。一方面,对河湖“两违”“三乱”动真碰硬,于2019年提前完成41条常熟市级重要河湖、1095个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的整治任务,成为苏州范围内唯一“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市(区)。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城区排水达标区创建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成功申报了“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城市”。
为加快完善河道规划,该市出台《常熟市市、镇二级河道等级划分调整方案》,编制《常熟市水系连通调控规划》和《常熟市城区畅流活水规划》,并开展“畅流活水”、黑臭水体整治、城乡河道疏浚等工程。截至目前,常熟累计完成“畅流活水”及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的150多个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常熟模式,着力构建“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一体化运作、委托第三方监管”新机制。预计到今年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超过93%。
此外,常熟进一步强化河湖保护与利用,严格水域占补管理,在苏州市率先提出“水域银行”的概念,解决了局部范围内水域占补平衡无法解决的瓶颈。常熟市水务部门进一步细化入河排污口管理,积极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在强化河道长效管理的同时充分加大涉水执法力度,打造了河湖管理监督的新维度。目前,常熟断面水质达标率已从2017年的74.3%提升到96.4%,Ⅲ类及以上比例从51.4%提升到90.5%,13条入江支流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无劣Ⅴ类断面,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画卷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