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苏州讯 (通讯员 李仲勋)7月22日,张家港市与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该市高铁新城建设开展深层次合作。双方将加快推动华为供应链中小企业总部、阿里云(张家港)智慧园区、绿地科创园、医疗康养小镇、张家港AI城际空间站项目等合作项目建设,助力张家港高水平打造高铁新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据悉,绿地控股集团进驻高铁新城,不仅看中的正是当地优异的区位优势,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也是重要原因。“塘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勇争先,实干担当,才能不负新时代,书写新答卷。”张家港塘桥镇党委书记徐华东说,塘桥一定要用好“张家港精神”这一法宝,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提升发展能级,为张家港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2017年11月,塘桥被列为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建设现代新型城镇。去年底,张家港作出了在塘桥镇境内打造36.6平方公里高铁新城的战略部署,塘桥紧紧抓住机遇叠加的“窗口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塘桥系统谋划并精准发力——
便民服务一窗口。塘桥建成了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同时对全镇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整合,集中对外服务,设置38个服务窗口,办理企业开办、涉税事务、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审批、户外广告登记、新市民积分、社保医保等涉及20多个部门的267项业务。塘桥镇行政审批局负责人张颖哲介绍,通过流程再造,审批局建立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实现前台后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改变了以往部门各自受理、独立办理、业务分散、忙闲不均的问题,提升群众办事便利程度,让企业和群众能少跑腿、少等待、好办事。
综合执法一队伍。塘桥组建镇综合执法局,推行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通过对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8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进行梳理,形成656项行政执法权限清单。”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东介绍,目前,镇综合执法局共有工作人员105名,与常住人口数比达到了万分之六。
镇村治理一张网。结合镇村治理“一张网”要求,全镇共划分112个基层综合网格和22个专属网格,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安监、环保等条线网格,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
指挥调度一中心。该镇筹建镇综合指挥中心,通过网格化平台的事件上报、任务下派、流转的功能,实现对镇党建、综治、信访、司法、民政、安监、环保、建设等工作领域的指挥调度。与此同时,各村居网格巡查员通过日常走访,收集网格内的社情民意并上报。“利用互联网平台,每个事件处置及时有效,并全程留痕可追溯。”指挥中心负责人徐军海表示。
中心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判,每月制作指挥中心工作简报,辅助镇领导进行决策,逐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塘桥”指挥平台。
持续推进的改革为塘桥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现在塘桥的政府服务,效率更高、质量更优、办事态度更好。”张家港市科辰仪表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明,原本从事石油化工设备行业,现在又投资1亿元新办了一个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新公司仅用两天完成了注册。速度之快,令陈建明发出了上述感慨,他对项目的未来也充满信心。
“在这里办企业,像是被政府服务推着跑一样!”北大新世纪张家港国际学校负责人袁永康也有同样的感受。作为国内知名的教育机构,北大新世纪教育集团是今年3月在高铁新城启动张家港国际学校项目,优化高铁新城公共配套。项目落户后,从企业注册到土地挂牌,细致周到的服务无时不在。
如今的塘桥,处处涌动着改革发展的勃勃生机,迎来一场深刻的发展蜕变。“塘桥在张家港的整体定位是城市副中心,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服务能力和发展环境的全面提升。”塘桥镇镇长彭炜说,借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塘桥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最终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