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家风润邻 带热志愿“朋友圈”
2019-01-15 13:39: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近日,16岁的初三学生王胜来到姑苏区沧浪街道西大街社区,打听寒假期间做志愿活动的事。“马上放寒假了,我来社区问问志愿服务的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王胜说西大街社区打造“家风润邻”党建品牌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提出志愿想法,并付诸实践。

  据悉,自2018年5月以来,西大街社区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使原有的家庭文化建设促进会进一步转型升级,努力建设社区党建品牌“家风润邻”,囊括各类社区志愿行动,使志愿者队伍逐渐扩大到辖区中、青、少等年龄段,实现社区志愿风气的良好循环。

  27位老成员悉数退场“家促会”面临老年危机

  22年前,由西大街社区牵头、辖区内离退休干部组织的“家促会”正式成立。“家促会”以家风建设为亮点工作,主要围绕社区思想、环境建设进行商量、讨论,为辖区的待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平台。

  今年80岁的陆敬淑在当年组织成立“家促会”的成员中年纪最小,如今也成了社区工作中的前辈。“当年的‘家促会’成员都是离退休干部,对小区建设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大家在‘家促会’这个平台上出谋划策,为小区做了不少实事。”陆敬淑说。但近几年,“家促会”原本的27名成员大多上了年纪。有些老人搬离西大街社区,有些年迈行动不便,“家促会”的平台逐渐走向“老龄化”的困境。

  97岁的沈啸森是“家促会”平台上的老前辈,二十几年来,沈啸森一直和妻子两人看望、照顾独居老人蒋阿云。近几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便的沈啸森每次去看望蒋阿云都要在路上花费很长的时间。顾及老人们的身体,沈啸森的家人和社区反映,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接棒老人手上的志愿服务,为社区志愿队伍添砖加瓦。“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居民见我们行动不便,很多难事也不愿意和我们说,怕麻烦我们,”沈啸森说,“如今的社区建设不能再依靠我们这些老人,必须得有更多新鲜的血液加入进来。”

  老平台转型升级“四德五好”再建优良家风

  为了及时解决“家促会”遭遇的发展难题,2017年12月,在西大街社区召开的第二十届“家促会”上,“转型升级”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在会中,成员们策划了若干家风系列活动方案。2018年5月,正值“331”专项行动,社区以家风家训的形式向每家每户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形成一个辐射圈,宣传的效果十分突出。

  有了此次的探索,西大街社区决定在“家促会”原有活动经验、群众信任的基础上,打造“家风润邻”社区党建品牌,希望社区居民能像家人一样互相关爱,把“家促会”中乐于奉献、乐于志愿的好风气代代相传。

  在向“家促会”理事会的老干部们“取经”后,西大街社区总结出了家庭文化建设的“四德”精神,即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社区还拟定了品牌下的五个系列主题活动,即“议家风弘扬好风尚”“立家训树立好导向”“传家礼展示好形象”“勤走访促进好邻里”“评家庭带动好社区”。通过主题活动,组织社区行动支部党员、青少年、新老苏州人等居民开展和参与。

  此外,社区打造“先锋小院”,在其内建设“海棠花红”党政宣传阵地、“人以石清,石以人重”廉石廉政阵地、“社区红色文化角”“家风润邻”行动支部阵地,除丰富品牌活动外,更增加渠道为“家风润邻”品牌招募志愿者,由专属行动支部党员带领,开展“先锋使命言行点滴”志愿服务项目,发动辖区内广大群众重拾优良家风,形成优良家风带动志愿服务的良好循环。

  品牌建设规范志愿服务老少接力实现志愿“微循环”

  “家风润邻”社区党建品牌成立以来,西大街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可以通过报名的方式参与到品牌志愿队伍中,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为居民排忧解难,社区建设呈现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家住吴县新村的冯剑平今年70岁,自2014年退休后,就一直在社区做各种志愿服务。以往,她都是在家中被动等待社区工作人员来“请她帮忙”,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如今,“家风润邻”品牌建设以来,冯剑平主动申请加入志愿队伍,不仅平时给社区出点子,还积极拉朋友、家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我化被动为主动,能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很开心,我还要让这种爱心延续到我的孙女身上,让她也乐意服务别人。”冯剑平说。

  16岁的王胜自从2016年开始在西大街社区参与各种志愿活动,比如旧红包做花灯送孤老、为老人打扫卫生、为孤老贴春联等,两年多的时间里,受到很多老年居民喜爱。“社区志愿活动以往一直依赖于退休老人,但他们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事情还需要我们年轻人贡献力量。”王胜说,自从打造“家风润邻”党建品牌以来,社区的主题活动、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志愿队伍日益壮大,居民之间的氛围也很融洽,让他每次来到西大街社区,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苏报记者严松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