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街巷河畔处处洋溢腊八里的“暖心记忆”
2019-01-11 14:02: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昨天一大早,家住山塘河畔的72岁老人万宝娣来到姑苏区虎丘街道桐星社区,和另外一位居民志愿者联手煮起了腊八粥。中午时分,又有十多位居民志愿者一起来到桐星社区,把100多碗腊八粥送到辖区孤老、空巢老人与残疾人手中。“真是太感谢了!”拿着腊八粥,86岁的孤老朱斌琪连声道谢。

  类似桐星社区一样的爱心故事也正在虎丘街道各社区不断上演。来自第三届姑苏区腊八民俗文化节组委会的统计显示,目前,他们已举办了40多场跟腊八有关的活动。除了延续传统习俗、保留经典项目,还对“腊八”文化做出新诠释,为苏城市民倾力呈现一台文化盛宴。

  分享创意腊八粥

  山塘周边洋溢“暖心记忆”

  对于越来越重视健康与养生的苏州人,过腊八节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一碗普通的腊八粥。虎丘街道红星社区的美食达人鲍贤伟自创了“五谷七味”腊八粥。他煮的这锅创意腊八粥,除了糯米、粳米、小米、薏米、燕麦这5种主料,还有鱼豆腐、鹌鹑皮蛋、肉松、枸杞、胡萝卜、黄瓜、老坛酸菜7种辅料。邻居们闻讯,纷纷前来品尝。随后,他又带着自创的“五谷七味”腊八粥来到山塘街古戏台下,跟虎丘街道其他9位民间大厨同台竞技。其中,有兼具咸甜口味的“太极”腊八粥、以水八仙为主料的“八仙”腊八粥等。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四河道七点段入列,其中就包括作为大运河故道的山塘河。今年姑苏区腊八民俗文化节的主题定为“爱在大运河畔”,除了腊八粥比赛,还有绘画大赛等多项活动也围绕山塘一街一河开展,这和腊八节“感恩、慈善”的精神内核不谋而合。虎丘街道文化站副站长邓梅表示:“寻找山塘记忆,延续文化流传,对于讲好运河故事,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据悉,该街道已在寻找山塘街周边居民间的“暖心记忆”,包括百岁老人常学愚向街坊赠送腊八粥,已坚持20余年;“爱心奶奶”张根媛手织手套,一元一副“卖”给最需要的人……

  腊八吉祥物上线获热捧“精准定位”传承民俗文化

  传承并推广腊八文化,是这届腊八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近期,活动举办方推出“大运河畔过腊八”绘画比赛,通过绘画的形式留下老一辈的运河记忆,并实现对新生代的历史教育;举办“寻腊八民俗、感父母之恩”短视频大赛,用镜头记录学生的孝亲仁爱等。同时,还首次推出了吉祥物征集活动,并收到许多学生的投稿。灵动可爱的“腊哥八妹”一上线,就获得了众多青年的青睐。

  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介绍,“腊哥八妹”整体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清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形象可爱动人,馋得直舔嘴的设计非常巧妙有趣,处处透着“腊八”元素。“腊哥八妹”手托盛满腊八粥的青花瓷碗,将“咸”“甜”两种口味的食材图案做成碗上的青花纹样以及衣服上的绣花图案,非常具有苏州腊八的民俗特色。这对于传承腊八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虎丘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姑苏区腊八民俗文化节,第一次加入吉祥物、短视频比赛等,希望通过形式新颖、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活动,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的居民参与。同时,通过浸入式体验,加深对腊八民俗、山塘文化的了解,让新时代腊八文件在全民参与中‘遍地开花’。”

  “民间河长”沿袭古老传统给民俗文化注入新内涵

  保护与传承腊八文化,这仅仅是第一步。新时期,为腊八民俗注入时代新元素,结合山塘河多水多的特点,这次腊八民俗文化节期间,组委会还首次引入“爱河护河”元素,用“感恩”链接起爱河护河与腊八民俗文化之间的独特关系。

  去年,虎丘街道配合市、区水利部门对山塘河实施干河清淤和沿河直排点改造两项水质提升工程,完成了山塘河近百年来首次干河清淤,沿河229处生活污水直排点全面截污改造,实现污水管网100%覆盖。河道保护也得到了周边社区及居民的鼎力支持。近年来,虎丘街道涌现出了一批为保护河道作出贡献的优秀“民间河长”。其中,就有街道首批“河长助理”——被称为“老管家”的金白元;有将《金铃塔调》改编成“爱河小调”,用歌声宣传爱河护河的蔡声良等。据了解,下一步,虎丘街道将以腊八民俗文化节为契机,继续培育“民间河长”。同时,聘请学者、民俗专家担任“文化河长”。此外,他们还计划将观景社区水资源科普馆打造升级成河长制工作主题馆,作为展示工作实绩、弘扬“水文化”的新阵地。

  江苏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龚平表示,今年姑苏区腊八民俗文化节的主题定为“爱在大运河畔”,可以说是“精准定位”。“以腊八为载体看非遗传承传播,以大运河为轴线考察沿线腊八,以非遗的流变性为比较方式,可以对比出大运河沿线地段过腊八的共通点和不同点。我们需要保护大运河以及作为大运河故道的山塘河,也要尊重非遗的流变性。这次的腊八民俗文化节,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苏报记者管有明 苏报通讯员谢涵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