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中德科技创新合作联委会在太仓举办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6-22 08:53:00

  中国江苏网讯 迈入6月,2017年行至中途,太仓的对德合作和创新发展越来越彰显自己的“节奏”和个性。

  6月1日,中德两国总理出席的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太仓作为国内唯一受邀参加的地方政府,交流智能制造创新园区合作经验。6月2日,太仓德国中心开业一周年,一期项目已近乎“饱和”,原定明年推出的二期项目提前一年启动。

  6月13日,首届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周在太仓启动。其间召开的中德科技创新合作联委会,是第一次在北京以外的国内城市举办,太仓再次成为唯一获邀参加的地方政府,在会上展现对德创新合作蓝图。

  这样的“节奏”和个性彰显的是地方攻略与国家方略的高度契合。

  深层次宽领域合作

  紧握“方向盘”

  李克强总理在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中德创新合作不局限于科技,而是贯穿经贸、社会、人文、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经过24年的发展,太仓对德合作已经从经济合作扩大到以创新为主题的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合作。

  目前,太仓已将对德合作列入“十三五”规划,单独编制了合作创新太仓篇章。打造对德合作定向自贸区,实现对德通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打造德资创新产业特色区,以精密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及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强化对德招商。

  在太仓高新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的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一期已投入使用。   目前,已有15家德资企业及其配套合资企业入驻,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该园将打造智能制造业综合研发、人才培训的集聚区,推动形成中德企业密切合作的完整产业链,引领太仓建设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合作的先行区。 设置对德人才交流合作绿色通道,继续加强与德国工商大会和重点机构、行业、企业、院校的合作,加快推进“中德太仓双元制项目”;依托史太白(太仓)中心,开展MBA+ME双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时,加强与德国慕尼黑工大、卡尔斯鲁厄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联系,吸引德国优秀青年人才,努力成为中德技术人才合作的示范区。 按照规划,太仓还将打造对德合作城市典范区,引进德国城市建设理念,建设以商贸、旅游、创意设计、文化交流为特色的新型智慧德式小镇,建设德国环保农庄;加强中德双方人文交流,推进与多个德国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今后在太仓,类似的“德国元素”将越来越多。按照《意见》部署,太仓将积极营造更加贴近德国文化的城乡风貌,在城市规划、市政交通、商贸旅游等各方面融入更多德国元素,让来这里的德国人找到家乡的感觉,力争把太仓建设成为新时期江苏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中德两国合作的新典范。

  太仓市委书记沈觅表示,“共塑创新”是今后合作的主旋律,太仓这座对德合作的样本城市,已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在时代发展坐标下。太仓要以理念自觉和行动自觉,继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构建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圈”

  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创新的源泉。李克强总理在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提出,中德创新合作,既包括大企业间的合作,也包括中小企业间的合作,还要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合作。

  德国成功的奥秘,在于有着非常悠久的中小企业发展传统,“隐形冠军”企业多达1300家,占全球近一半。和周边兄弟城市相比,缺乏龙头型民营企业的太仓能够长期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榜单,也有赖于大量极具活力的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

  在双方24年的合作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主角。目前,落户太仓的260多家德企,中小企业占了大多数。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园、德国中心等一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载体、园区蓬勃兴起,太仓先后荣获“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等称号。

  2016年,科技部将太仓对德合作模式作为样本写入《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并鼓励太仓先行先试,探索中德创新聚集区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太仓的对德创新创业合作进入了一个向多领域拓展、高层次推进的时代。

  这是新起点、新开始,也是24年基础之上的厚积薄发:落户太仓德企大多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已有45家德企在太仓申请专利;同时,通过鼓励民企加强与德企的对接,学习先进科技,增强创新能力,太仓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高成长性民营企业。

  太仓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国介绍,未来,太仓将探索建设双向人才、金融、研发、服务、创新平台,构建“资本+研发+产业+人才”的新型对德合作模式,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工作。重点建设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中德知识产权国际转移平台等载体,着力构建“中德(太仓)产业合作创新试验区”。

  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太仓将努力实现五年内新增100家本地民营企业与德企在智能制造、

  市场开拓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合作,形成德资德企与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态势。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添加“助燃剂”

  创新之火,需要政策之油“助燃”。而两国之间携手开展科技合作,更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服务保障体系。太仓这座小城能够成为国内对德合作的样本城市,除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宜居的城市风格外,良好的政府服务也是吸引德企的一大亮点。

  6月1日,太仓市副市长胡捷应邀在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交流发言时曾介绍,太仓中德智能制造领域合作采用政行企校研五方共建体制,实现成本共担、过程共管、资源共享、发展共赢;人才方面,太仓建有AHK-健雄中德培训中心等一系列“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至今已培育3000多名拥有AHK证书的“工匠”人才,同时正在筹建苏州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

  太仓还是全国唯一的中德知识产权保护基地,推出了面向德企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等“组合式”司法服务,涉德知识产权案件实现“零投诉”。2016年,江苏-德国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太仓平台获批建设,该平台将重点推进中德之间知识产权成果对接、交易、转化、运营和保护。

  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与引领者,“青年+创新”正在释放出强大的活力。德国教研部欧洲与国际司司长沃尔克·里克就认为,中德两国不仅要推动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合作。在他看来,“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太仓更适合于开展这个活动。”

  此次合作交流周活动吸引了数百名中德青年创新人才齐聚太仓。其间举办的“郑和杯”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办两届,成了两国青年学习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累计吸引了近20个来自德国的参赛项目,不少德国青年不远万里赶来参赛。目前,22名太仓领军人才来自德国,占领军人才总量的10%。

  在此次中德科技创新联委会上,王建国向中德两国代表介绍,太仓高新区设立了中德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支持、吸引中德青年沟通交流和创新创业。基金总规模为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基金扶持创业项目,额度一般不超过资助项目总投资额的30%,单项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