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全村捐款66万元挽救他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16 10:31:00

  杨晓冬的病情,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昨天,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上升自然村村民熊水英收到村里为儿子筹集的首批20万元“救命钱”,感动得落泪。

  中国江苏网5月16日讯 今年4月7日,熊水英24岁的儿子杨晓冬尿毒症病情加重,双肾衰竭,需进行肾脏移植,但移植所需的高昂费用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无力承担。村里得知情况后,在村党委书记陈志明的带动下,一场挽救“邻家小伙”的行动在这个村展开……

  24岁小伙双肾衰竭

  自己做腹透自救

  黝黑的脸庞、忧伤的目光、瘦弱的身体。24岁的小伙被病痛折磨得没有一点青春气息。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杨晓冬家里采访时,只见杨晓冬躺在自己做的无菌房里做腹透。他无力地说,为了省钱,他从上海一家医院出院回家,自己做腹透等待肾源。

  杨晓冬的肾病已经有8年之久。2009年,上初中三年级时,16岁的他放学回家骑自行车时摔伤,检查时就发现肾脏有隐血,从那时起,被病痛折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妈妈熊水英带他四处求医,去过苏州、南京、广州等大医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病情还是一步步恶化。

  今年4月初,杨晓冬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了恶心呕吐、鼻子流血、舌头起血泡、全身发麻等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往上海一家医院抢救,结果被确诊为尿毒症,双肾出现衰竭,唯一的治疗方案是换肾,如果不换肾,随时有生命危险。

  “我儿子才24岁,还这么年轻,我们不能失去他。”熊水英夫妇曾哀求过医生,用自己的肾去换儿子的生命,但医生却不建议他们换,希望他们等待肾源,然而,换肾的各种治疗费用却要70多万元,让这个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家望而却步。

  全村总动员挽救“邻家小伙”

  熊水英夫妇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杨晓冬患病8年来,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夫妇俩都默默地自己承受着,不想麻烦亲戚、村里,这次实在走投无路了,才向村里写了求助信。

  “病情这么严重了,你们怎么不早说呀!”4月28日中午,村党委书记陈志明看了求助信后心急如焚,当即以个人名义给杨晓冬家庭捐了3万元,其他村干部当即响应纷纷给杨晓冬捐款,同时黄家溪商会启动了帮困基金,给杨晓冬捐了20万元。

  紧接着,陈志明与村领导班子商量后,又号召广大村民行动起来,共同帮助本村这个年轻的“邻家小伙”。当陈志明把杨晓冬求助信发到村微信群里后,村民们积极响应,

  20、50、100元、200元、1000元甚至几万元,村民通过微信转账或现金的方式,将爱心款捐到村里,仅24小时便筹集到爱心善款50多万元。

  “五一”当天,黄家溪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又放弃休息时间,在村里的广场上组织了为挽救杨晓冬生命的爱心义卖活动。经营一家养鸡场的村民顾发明拿出100盒鸡蛋和20多只鸡进行义卖。黄家溪村委副书记吴智文介绍,在义卖时,志愿者无不为大家的爱心感动着,附近村的村民得知情况后,也纷纷前来捐款和购买爱心义卖品。最终,义卖活动筹得爱心善款23930元。

  黄家溪村财务陈菲菲负责记录每位爱心人士的捐助明细。记者注意到,这本杨晓冬换肾捐助明细表足足记了33页,每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每一位村民爱心,本村的、外村的都有,很多连名字也没留,只写了“爱心人士”。统计显示,村里共收到爱心善款和义卖所得664507元。陈菲菲说,这几天连她都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股股暖流。

  “你现在就是照顾好孩子和自己,经济方面现在你们不要太操心。”村干部经常给熊水英和杨晓冬发短信嘘寒问暖,并鼓励杨晓冬早日战胜病魔。

  “当村妇女主任吴秀英主任用微信把一张张捐款名单发给我时,我们全家都感动得落泪。”熊水英感激地说,村干部和乡邻让他们感受到了人间大爱和温暖,也让她看到了挽救儿子生命的希望,也希望儿子早点好起来,回报大家的爱心。

标签:

责任编辑: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