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政企携手走出茶产业转型破局之路
2018-04-10 22:34: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沿着蜿蜒的公路盘旋而上,烟雾缭绕的大山深处,连片的茶林若隐若现。清明节前,随着天气普遍升温,正是春茶采摘的大好时节,走进溧阳,成片的茶园尽吐芳菲,枝头顶端“玉白色”在阳光下更加耀眼,茶农们正抓紧采摘,园内一片忙碌的景象。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尤以白茶闻名,茶产业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叶子”。如今,这里拥有茶园面积7万余亩,2017年,茶叶产量1880吨,产值15亿元,茶企有300余家,百亩以上规模茶企近一半。记者日前采访中发现,这几年,面对消费升级,溧阳财政不断加大产业扶持,传统茶企也在尝试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政企携手寻求小茶叶到大茶业转型破局之路,做好生动的茶文章。

  重品牌特色农业“从有到优”的突破口

  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在当地最早开发白茶,目前园区总面积4000亩,其中有机白茶核心区600亩,与周边农户合作经营3000亩茶园。“好原料加好工艺才是好产品,而很多茶农就零散种植几亩茶叶,让他们建厂房、做品牌不太现实,我们就想到联农合作方式,给农户提供统一的原料和工艺,实现品牌效益互通互赢。”公司董事长濮爱玉直言,这样解决了小茶农资本、技术和市场问题,合作农户亩均效益至少提高了5000元。目前,玉枝带动了周边300多户农户,其中规模农户7-8家。

 

  经营茶叶18年来,濮爱玉一直把品牌放在首要位置,“玉枝”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是企业的诚信名誉,目前天目湖白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当地茶叶品牌有2个驰名商标、11个著名商标、25个知名商标,说明大家品牌意识还比较强。”他表示,今年3月份,17家具有市场影响力茶企联合申报的天目湖白茶集聚区获评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通过共联共创品牌集聚区,实现产业集群、经营集约、品牌集聚,做大做强天目湖白茶品牌。

  让濮爱玉等茶场老板欣慰的是,创品牌并不是企业单枪匹马,当地财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企业品牌得到中国驰名商标认定,2015年可获得50万元财政奖励资金, 2017年则提升到了80万元,逐步增加奖励也体现了政府对品牌重视度的提高,激励农产品企业品牌建设。

  溧阳市财政局总会计师田春华表示,为了推进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该局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一方面大力支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效设施农业等各项财政支农项目,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主要集中在茶园道路建设、厂房改造、加工设备购置、喷滴灌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鼓励茶叶品牌创建,溧阳财政从2015年起,连续4年每年预算安排250万元,用于支持茶叶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及三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

 

  多元化从“一窝蜂”开拓高端市场到理性布局

  过去10多年间,溧阳白茶一支独秀,天目湖白茶附加值高,的确形成了较大的品牌效应,白茶一时成为高端的代言品,无论是茶企还是茶农,一窝蜂种白茶。然而,这几年,市场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茶企们纷纷寻求新的出路,有些通过产品技术升级,从散茶销售转向速溶茶等产品,还有些则制作抹茶粉等茶叶衍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国际大型企业的供货合作商。

  种植了12年茶叶的溧阳欣龙生态园老板孔云龙也深有感触。“2012年之前,我们以精品、高档白茶销售为主,一斤价格3000元都供不应求,一年最多能卖掉6000斤白茶。后来随着竞争加剧和高端市场萎缩,对很多茶企冲击力还是不小的。”他告诉记者,创新是不被淘汰的法则。他们一方面不断提高工艺水平,提升茶叶品质,开拓适合大众市场的中端白茶,另一方面开发新产品拉长销售时间,针对白茶保鲜期短的局限,延长采摘期制作红茶。“白茶对形态要求高,只摘尖头最白的一芽二叶,采摘期也就十来天,而红茶对叶状要求没有白茶高,这样白茶采摘期之后的一星期还能继续采摘做红茶,春夏白茶清火、秋冬红茶暖胃,我们可做到一年四季有茶卖。”他称,在广植白茶的同时,茶园也没有放弃传统溧阳绿茶的生产,如寿眉、翠柏等,如此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多品类、高中低端产品分布合理的多元化种植经营格局。

  记者走进溧阳市天目湖茶研所,一眼就被各式各样的茶树吸引住了。“我们收集了全国42个珍稀茶树,培育适合溧阳的品种。如今我们成功研发了比白茶1号品种更珍贵的黄金芽茶,还有采用花茶窨制工艺制作的桂花白茶,深受北方市场喜爱。”茶研所所长缪惠民称,作为民营研究所,试验成本非常高,比如黄金芽茶一株苗是白茶的20倍,而财政扶持能让他们引进新品种更加放心大胆。

  旅游"+"从茶产业生长出大茶业发展生态圈

  正在采摘期的春茶吸引来了一批乐于体验式消费的人群。据悉,不少传统茶企在将传统茶叶制作推向更加精品化、多元化的努力之外,还不断创新业态,挖掘行业发展新热点,其中,“茶旅游”成为不少茶园的创新尝试。记者采访这三家茶企发现,他们最近也都在想方设法将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茶乡旅游路线,加深对茶产业的认识,促进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这几日,孔云龙朋友圈晒着茶园的旖旎风光,在山水间采茶赏花引来许多羡慕声。“现在是旅游+时代,2015年我尝试做旅游,游客可以参观茶园、加工厂,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茶艺培训,进行茶文化互动,没想到人气这么旺,2016年游客有2万人次,2017年翻番超过4万人次。”他还称,如今又增加了果蔬类赏花采摘,以及户外拓展和教育基地等项目,青少年将课本知识通过实践来感受,体验现代农业科技化。为了把人留下来能拉长消费链,今年欣龙生态园还将增加150间民宿配套。

  “把城里人请过来,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春茶只有一季,其余时间这里的茶山茶园可以变景区。”缪惠民称今年打造的七彩花海茶园创意休闲农业项目是其转型的关键,游客将在这里体验农垦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和乐趣。

  除了开发城市家庭旅游民宿产品外,濮爱玉将目标还锁定了养老产业,专门请来日本专业养老设计团队做规划,总投资16亿元,投放1000个养老床位,分3期3年建成。目前1期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开工中,明年6月份将正式运营。

  溧阳财政大力扶持小茶叶转型升级为“大茶业”,产业融合的消费链拉长,铺就了茶企、茶农的财富大道。

标签:
责编:戚阜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