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山西运城楹联高手 纷纷向南京“城门挂春联”投稿
2022-11-29 17:14: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刘静 文华苏杰 摄

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主办,南京晨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研究会、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中国银行南京分行联合承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特别支持的“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活动第八季正在火热进行中。向全球征集南京13座城门癸卯年春联(具体城门名称见征联启事)。

标营门城门挂春联。资料图片

南京征联活动获得山西运城楹联界极大关注

现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运城市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岳民立今年已经85岁,已经连续8年持续关注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的他,最近更加忙碌。他告诉记者,在南京13座城门癸卯年春联全球征集过程中,他们鼓励山西运城楹联界高手积极参与到投稿中,运城市楹联学会第一时间在《河东楹联网》的公众号转发启事,同时把信息转到“运城市楹联学会工作群”和“河东流派联友群”。

随后,运城市楹联学会和岳民立又把征联活动信息直接转给“当代楹联河东流派”中20多位创作骨干和联家。“南京的行动,引起了山西运城楹联界的极大关注与支持。大家都很在心、很认真,不单为获奖与否,只图尽力参与,能在这一标志性事件中,尽到一个楹联人的职责,作一份贡献。联家们还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启示,学到难能可贵的精神和财富。”岳民立说。

作为中国楹联最高奖——首届梁章钜奖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之称的岳民立认为:“这一现象持续了多年,成为神州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矗立的一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丰碑。”

首届梁章钜奖获得者写文赞“城门挂春联”

运城是中国楹联学会命名的“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强市”。岳民立多年来在新型楹联文化理论领域研究、探索和突破,被称为运城楹联界的领军人和擎旗手。1997年12月退休后,岳民立就开始从事运城市楹联文化事业发展工作,转眼就走过了25年。“25年来,运城市的楹联文化事业有了蓬勃发展,我的退休生活也很充实、很丰富,不少人说我比在职时还忙。”

在火热的“城门挂春联”全球征集过程中,他一面鼓励楹联高手积极参与,一面自己提笔写下评论文章:《南京城门连续多年全球征春联的启示与效应》。在文章中他再次高度肯定“城门挂春联”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根”在文化自信。“河东联坛12秀”、夏县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夏县中学副校长赵爱萍说,“南京多年来征集春联,彰显了主办方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尊重。”这说出了南京这件标志性事件能坚持多年的根本所在,反映了联人的殷切心声,这是力量的源泉。

“贵”在坚持坚守。“河东流派”骨干联家、河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彦平说,“南京的行动,可贵的精神是多年来一直坚持坚守,而且越搞范围越大。”一个地方、一个人,办一两件好事容易,而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去,实在是不容易、不简单,是一件让社会和人们敬佩的事件。

“效”在兴文化。“河东联坛12秀”、稷山县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小明说,“南京的行动,不仅仅是征回一批春联,而且是带起一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续之风,是把国粹文化,种在城门上,更深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南京的行动,其效应、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是“兴文化”的可点赞之举,是效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件。

85岁的他和南京的感情“有点说头”

提起和南京的印象和感情,85岁的岳民立直言“有点说头”。他告诉记者,从小时候上学开始,直到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一直都对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深厚的印象,“南京历史很悠久、文化很厚重,我从小就很向往这个城市”。

在2016年8月的夏天,岳民立终于第一次来到南京。“当时是在南京艺术学院参加中国楹联学会召开的9省6市联律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在南京待了三天时间,参观了夫子庙的楹联一条街,虽然当时天气特别热,但是夫子庙给我印象非常深,挂了很多楹联,作为一个文化窗口来展示,感觉特别好。当时我就觉得江苏楹联工作非常活跃。”岳民立回忆起6年前的南京之行,依然印象深刻。

“现在南京的这场盛大活动,不仅圈内热,圈外也热,形成了社会热、大众热,这是在种文化,把文化种到群众的心里去了。”岳民立希望有机会还能来南京看看,看看喜庆的春联挂在古老的城门上。

标签:楹联;南京;春联
责编:郭玲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