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联合型集团办园的江溪实践
2024-09-26 10:5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江溪幼儿园教育集团以“和而不同”为起点,聚焦如何实现集团各园优质均衡发展,构建了“融合共生,引领共建”的实践路径,形成了目标统一,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的集团发展格局。

融活:“三通机制”打造教师队伍

集团策略性地实施了“三通”机制,旨在培养具有集团理念的教师团队。一是管理人员流通。流通是为了共同提升总园和集团园双方的管理水平,实施了互派管理人员的双向交流和轮岗制度。二是青年教师联通。来自不同幼儿园的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竞赛,调配园内骨干师资从参赛准备到实施进行针对指导,促进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的发展。三是新教师相通。通过双导师培养计划,创新师徒结对模式,为新教师提供符合个人特长的针对性指导。

融和:“双线并进”共享课程资源

融和,在集团的课程实践中意味着相互理解,团结协作。面对集团内课程质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总园采取了“双线并进”的策略,来实现课程既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同时保留各园特色,使课程既有集团的“神”,又有幼儿园的“形”。如: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强调江溪地区的特色文化,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桑蚕文化馆和伯渎河等自然景观融入到了课程中,形成“流动学习空间”和“流动的幼儿园”。

融合:“三个导向”实现教研同频

问题导向,把好项目方向关。集团园采取“一园领衔,五园参与”的推进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把好项目方向关,解决实际需求和问题。实践导向,把好培训机制关。如:组建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项目的核心组,实地观察扬州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的专项培训。效果导向,把好成果转化关。通过集团阶段研讨、区域交流展示和市级活动参评等多种方式,边实践,边总结,边检验,增加效果导向的检验手段。

江溪幼儿园教育集团像一艘勇敢的船,行驶在新吴区集团化办学的航道上,探索着融合共生的新航线,向内深挖,努力打造一支坚实有力的教师队伍,向外拓展,积极展示新吴教育的卓越品质。(易颜霞)

标签:
责编:张良琴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