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宿迁:放飞赤眼蜂 推广“以虫治虫”保丰收
2023-09-15 17: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15日宿迁讯 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为了有效预防虫害,提升本土高粱品质,宿迁市洋河新区联合宿迁市农科院创新生物防治办法,通过放飞赤眼蜂“以虫治虫”,助力粮食增收,农民致富。

在郑楼张渡村一处高粱地旁,宿迁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金倩博士正在给大家讲解病虫害状况和赤眼蜂放飞事项。由于提前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和太阳能杀虫灯,对桃蛀螟、玉米螟等种群进行动态监测,专家们对目前虫口种类和密度了解很充分。

“像这个叶子上面有这几层排孔,这个就很明显就是玉米螟吃的,根据目前这个排孔情况以及吃的程度,可能是在大概一个月之前,这个虫子就已经钻到叶子里面,对其进行啃食了。”宿迁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金倩博士说。

叶面上不光有害虫啃食留下的排孔,还有不少花斑。专家介绍,这种蛀蚀情况基本上为高粱条螟所为,通常情况下,高粱条螟和玉米螟两种虫害是混合发生的。

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卵寄生蜂 张超然 摄

金倩介绍说,这次投放的赤眼蜂,不光能治玉米螟,还能够治条螟,包括后期在穗长上来之后,钻心的一种虫子叫桃蛀螟,它都可以寄生在这些害虫当中,然后把它们的卵杀死,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据调查统计,宿迁本地螟虫二代羽化高峰在8月20日左右,这也是赤眼蜂投放的最佳时机。同时,这个阶段也是高粱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眼下是第3次放飞,属于补防阶段。

为了让农户们近距离了解赤眼蜂的防治奥秘,专家们还现场生动介绍。只见金博士从一个白色网状袋中倒出很多黄色小球,每个小球直径约两厘米。“咱们蜂球打开之后,里面白色的就是这个柞蚕卵。然后每一个柞蚕卵里面,可能寄生大概有100多头赤眼蜂。这是它的寄主,暂时先藏在这里面,然后等到大概两三天以后,它就从这个卵里面飞出来。”金倩说。

专家介绍,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卵寄生蜂,体长仅有0.4-1.2毫米,通常为黄色或黄褐色。宿迁采用赤眼蜂防治高粱虫害已有三年。赤眼蜂寄生后会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最终咬破害虫的卵壳飞出,接下来寻找新的害虫卵,产卵寄生。在25℃的条件下,大约12天赤眼蜂就可以繁殖一代。以后在田间循环往复,世代繁殖,将害虫消灭在胚胎时期,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

谈到防治成本,农户张兴祥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正常一亩高粱地三次打药需要15元,目前赤眼蜂防治只需要8.5元,他们家流转300亩土地种植散穗型洋绵9号,光是虫害防治成本就节省了1950元,而且环保无公害。

据悉,不光高粱地里可以放飞赤眼蜂防治害虫,像蔬菜地、果园、稻田,都可以使用不同蜂种进行防治。

专家提醒,放飞赤眼蜂要选择无大风降雨等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放蜂。北方干燥、高温地区,应选择傍晚时放蜂;南方潮湿地区,适于在上午放蜂,这样更有利于赤眼蜂的羽化和寄生。在释放赤眼蜂前后一周尽量不用化学农药,以免造成伤害。(卢柳)

标签:松毛虫;寄生蜂;赤眼蜂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