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 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2023-09-14 21: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14日宿迁讯 9月14日上午,宿迁召开“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专场,宿迁市政法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宿豫区人民政府等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近年来,宿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善治宿迁”,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以平安稳定、法治昌明、保障有力、和谐善治的发展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提供基层治理保障。

去年8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建设全市“四级联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并纳入全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重点项目。通过一年的强力推进、探索实践、建设磨合,市县乡村四级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办事进“政务中心”、解纷止争进“治理中心”的“一体两翼”便民服务新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四级中心入驻机构230个、人员956名,累计化解疑难复杂案件1137件。研发上线运行“社会治理服务协同平台”,设置9个模块,实现群众诉求“横向互联、纵向贯通、数字赋能、全程网办”。今年以来,四级中心共调处矛盾纠纷10667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0.55%,位居全省第2位,初信初访量同比下降22.5%。制定中心管理制度、个案调处考核管理办法等,出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实行“人员统一管理、案件统一受理、系统统一应用、经费统一保障”,矛盾纠纷综合化解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活动,滚动排查、就地化解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建立“线上+线下”联合研判机制,组织信访部门、政法单位深入分析存量问题和排查数据,落实分类举措,推动问题精准化解。深入推进突出问题攻坚化解,针对案情复杂、时间跨度长的疑难涉稳问题,创建“市主要领导统筹、市分管领导督办、县区党政‘一把手’主办”的挂牌督办机制,市委市政府定期推进调度,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根据化解难易程度,构建“红黄绿”三色管理机制,建立差别化考核办法,督促板块、部门积极主动化解积案。全市划分微网格1.8万个,配备微网格联络员2.1万余名。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犯罪治理,2022年犯罪总量从全省第8位降至最末位,犯罪率由万分之9.38降至万分之7。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牢‘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责任担当,履行好维护稳定第一任务,落实好防范风险第一责任,高效能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宿迁样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保驾护航。”宿迁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吴昊表示。

会上,宿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盖全志介绍了近年来宿迁民政系统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共保障低保对象13.7万人、特困供养对象1.75万人、困难残疾人8.4万人、困境儿童9597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5人次,帮助寻亲成功15人,发放各类保障金8亿元。建成全市统一的帮扶救助信息平台,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救助帮扶中心(站)全部进驻同级政务服务中心,困难群众到一个窗口即可申办20个部门50个救助事项。今年以来,全市四级帮扶救助中心共受理政策咨询7.81万件,办理救助申请3.31万件。创新实施“先救助后审批、先临时后常态、先内部后外部”“三先三后”救助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458万元,惠及1.64万名困难群众。

宿迁连续5年将“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投入近2亿元,推动全市1401个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国家标准。积极构建以“一委两站五岗”为组织架构、“清单+网格”为服务路径、“村(居)民积分制”为自治方式、“名录管理”为推动抓手的党建引领、融合共治、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和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宿豫区、宿城区获批全省“五社联动”试点区,另有7个乡镇(街道)获批省级试点单位,试点数量全省第一。

全市建成运营145家养老机构、16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4家医养结合型护理院(康复医院)、793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6个街道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努力打造“村有睦邻点、社区有服务站、乡镇有养老院护理院、区域有中心、县级有示范”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将16万名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纳入居家养老上门关爱服务保障。全市共建成省级儿童关爱之家145个。常态化开展关爱儿童类公益项目,实施“爱心暑托班”等儿童公益项目400余个,为1000余名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全市民政系统将牢记职责使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当好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基层治理的“践行者”。

标签:治理;化解;基层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