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朱婉菁 颜靖尧 见习记者 倪家乐)近日,“年轻人开始流行反向消费”的话题受到不少人关注,还上了热搜,引起年轻人讨论、交流。与传统消费相比,当下,部分年轻人更关注刚需、实用、性价比,更加注重理性消费。近日,记者对话多位青睐“反向消费”的年轻人,感受他们心中消费观念的变化。
与其点外卖不如动手做
家住宿城区银河花园小区的张怡然,工作刚满三个月,作为职场新人,张怡然的工资并不算高。由于工作单位不提供午饭,张怡然也不会做饭,一日三餐大多靠点外卖解决。但一个月下来,张怡然算了算伙食费,吓了一跳。“我的早饭就是面包,中午和晚上都是点外卖,外卖均价18元,算下来一个月的伙食费超过1000元,再加上我的房租,每个月固定支出还是蛮大的。”张怡然说。
意识到自己在外卖上的花销过大,张怡然开始学着做饭。“现在网上很多美食教程,我利用周六、周日的空闲时间,照着教程一步一步来,发现做菜也没什么难,做的菜不仅健康,还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张怡然笑着说。
张怡然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做菜越来越熟练了,而且很享受做饭的过程,每次看见做出来的美食,满满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一个月能省下来几百元,虽然不多,但是一年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数目。”张怡然表示,自己做饭不仅节省开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更健康了,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升级。
努力“榨干”闲置物品的价值
在该省的地方省,在该花的地方花,争取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闲置物品出售。
在市区西湖路附近的一家商场的某处区域,记者看到一台名为“爱回收”的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设备,周围的货架上还展示着各类品牌手机及配件。工作人员康先生正为市民评估二手手机价值。“一般来说,我们的顾客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我们平台除了回收各类手机、电脑、耳机等数码产品外,还可以回收吸尘器、吹风机等生活电器。市民可以通过线下交易,也可以登录我们的线上平台,填入想要出手的产品基本信息,提交订单后,就可以将闲置的产品卖出。”康先生介绍,仅是数码产品,每个月他们回收的价值总额就达到几十万元。
正在为笔记本电脑进行估价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将闲置的物品进行出售,不仅能节省一笔费用,还能循环利用。“随着绿色低碳消费观念渐入人心,很多年轻人还会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二手交易,比如我之前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成功出售闲置的衣服、吸尘器,以及电影卡、蛋糕券。”刘先生说。
精打细算让细水长流
部分年轻人成了“反向消费”的忠实拥趸,“90后”市民赵佳琪也是其中之一。赵佳琪坦言,过去自己消费时非常冲动,看到想要的商品就会果断出手买下,家中的衣柜塞满了衣服,其中很多都没穿过几次,甚至还有一些入手后觉得不适合自己,从未穿过的。工作三年来,几乎没留下多少存款。
“不少东西买回家就闲置、浪费了,我给自己算了一笔账,觉得要调整自己的消费观。最近,我有了买房的计划,希望能通过‘反向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现在,我购买物品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消费,做到货比三家,尽量挑选性价比高的产品,精打细算已经成为我消费时的习惯。”赵佳琪说。
赵佳琪告诉记者,相比物质消费,现在她更愿意为知识付费,经常会购买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不断充实自己。“最近我还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收入、支出的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地记在本子上,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我的积蓄也在不断变多,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赵佳琪说,她认为“反向消费”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不再盲目消费,而是更加关注自身的真实需求。
“反向消费”是理性消费的回归
宿迁学院社会学教授夏长宝认为,“反向消费”的兴起,体现年轻人从“野性”消费向“理性”消费转变,他们更加注重消费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而不是追求虚荣和跟风。
“出生于网络时代,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的年轻人,如今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消费模式,加之,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心智趋于成熟,自然转向了‘理性’消费。”夏长宝说,这种更加追求实用、刚需、性价比的消费方式,并不是“消费降级”,而是理性消费的回归。
“消费理念的转变,也促使消费市场发生变化,比如二手商店、共享经济、租车服务等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夏长宝提醒,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低价而忽视了商品的质量和使用体验,那么这种消费方式可能会损害到生活品质,因此还应做到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