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宿迁泗洪:“文明新风堂”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2023-09-12 10:1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12日宿迁讯 走进新风堂内,只见里面精心设有以弘扬文明新风为主题的红白喜事文化墙、简洁雅致的聚会餐厅、关爱一老一小的老年和未成年人活动室,一应俱全,真正做到将新风宣传融入生活场景、群众身边。“现在来新风堂办酒席的村民越来越多,无论红白喜事,大家会第一时间就跟我预约场地。”梁庙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其权说。

今年7月,泗洪县重岗街道对梁庙社区的红白理事堂重新改造升级,改建为移风易俗“主阵地”、睦邻活动“幸福里”、传播文明“展示厅”,成为新农村传播文明、倡树新风的文明“新高地”。

移风易俗“主阵地”

“原来办酒席都去饭店办,上排场的县里大饭店起码要提前大半年预订。现在村民在新风堂办喜酒,场地免费给我们使用,自备酒菜平均一桌500元不到,既省钱、省事,又排场,还避免了铺张浪费。”正在堂内为儿子办婚宴的村民许德周乐呵呵地说。

杜绝喜事大操大办,紧跟新时代步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新风堂办喜事,“小操小办”成了乡村的新风尚。梁庙社区“两委”发出“文明办红白事”倡议,充分发挥村委会牵总、红白理事会实施、大支协会劝导、乡贤参事会协助、志愿队服务的五个社会团体组织联动的作用。

村里红白理事会,专门进行红白事务管理,制定了红白理事制度、红白事执行标准。执行标准对酒席、礼钱等做了明确规定,如红白喜事酒席均不超过500元一桌,总数不超过10桌,燃放鞭炮不超过800元,提倡使用电子炮等。而对于上梁、乔迁、小孩满月(周岁)、升学、入伍等不提倡宴请,确实需宴请的,要求限制在直系亲属内进行。

睦邻活动“幸福里”

“洗洗手,梳梳头;前面拍,后面拍……”活动开始,社区卫生室室长带领着老人们做健身操,双手变换着各种动作,一会儿十指摩擦,一会儿用十指梳头,一会儿拍肩,一会儿拍背……老人们跟着节奏做操,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梁庙社区“三个集中”后,针对土地总量多、人口集聚居住和“哑铃型”人口结构的特点,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结合自身特点,聚焦“睦邻点的传播与社会影响力”,探索结合社区中的长者以及志愿者两类群体,旨在通过大家参与共融共创,推动创新提升,让“睦邻点”成为长者们欢乐、互助、有爱的家。

现场,年轻志愿者们还引导老人们说出自己对于睦邻点的感受。“开心、温暖、阳光、健康……”一个个词从老人口中蹦出。作为老人们的活动空间、邻里之间互助交流的场所,睦邻点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文娱生活。

69岁的梁大爷说,梁庙到街上比较远,在家里比较冷清,自从办起了睦邻点,他经常来参加活动,和大家一起聊聊天、下下棋、打打牌,睦邻点成了开心、快乐的好地方。73岁的王阿婆则对集体生日会活动印象深刻。“睦邻点给我和几位老姐妹一起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激动,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切蛋糕、吹蜡烛、做寿面,这样的暖心场面十分难忘。”

传播文明“展示厅”

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堂内设有的新风文化宣传墙,内容既有红白喜事风俗礼仪传承和变迁,同时又有本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特色做法,村民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即可了解新风民俗,使村民沉浸式了解文明新风规范,弘扬了时代新风貌。

梁庙社区围绕群众所需所盼,以乡风文明引领为重点,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社区充分运用新风堂资源,探索推进人情减负、矛盾调处、文化惠民、美化家园四项行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积极推进“乡村大舞台”建设,围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精心制定节目表,做到节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今年来,开展人情减负各类宣传10场;开展人情减负志愿服务劝导10余次;评选各类先进典型20人;小区6起红白事全部实现入堂办理,70%实现减办;兑现奖励礼遇4人。

“以新风文化为主题的堂内装饰,营造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氛围感,使进来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所思、所获和所感,引发群众的共鸣和参与。”梁庙社区宣传员表示,目前,村里的新风堂已成为新风文化学习活动地和打卡地。

现如今在梁庙,新风堂在移风易俗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既遵循了地方乡风民俗,又顺应群众的意愿,通过引导和示范,满足了农民群众举办红白喜事的需求,又坚持移风易俗和勤俭节约,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平台和资源,努力将文化因素注入其中,注重以文化人,着力用优秀的文化作品鼓舞人、引领人,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滋养,努力将新风堂打造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文化“展示厅”。(韩倩 郑雷)

标签:新风;红白喜事;酒席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