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见“证”幸福生活
2022-07-28 20:30: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夏季为了防潮,家住宿迁经开区黄河街道城中社区的刘廷龙夫妇把家中柜子里的衣物拿出来晾晒,看见了珍藏在柜子里的结婚证是折叠起来的。50余年过去,几次搬家,结婚证都作为家庭重要物件留存。阳台上摆放小方桌,将结婚证展开铺在小方桌上晾晒。采访时,这对老夫妻说,这张结婚证,伴随他们度过了金婚,他们还想挽手迎接钻石婚。

“我们黄河街道这个地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属于井头人民公社,我俩的结婚证,是1970年8月22日在当时的宿迁县井头人民公社领取的。”刘廷龙指着结婚证上的文字说,登记结婚的那天,工作人员弄错了他们的年龄,上边写的都是23岁,其实,他当时的实际年龄是21岁,老伴当时的实际年龄是24岁。

“我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出生的,1949年10月2日是我的生日,她比我大3岁。我们是‘女大三抱金砖’。”说到这里,刘廷龙老人略显得意,我们能成为夫妻,靠的是缘分。”

已经76岁的张英兰耳聪目明,听老伴这么一说,竟毫无顾忌地讲述了他们当年的“恋爱”经历。“以前,我们的家都在城西的古城,我家是古城五队的,他家是古城六队的,两家相距不到一公里。那时候,青年男女对面不讲话,所以我不认识他。”张英兰回忆,在她23岁那年,一个姓韩的亲戚来到她家,要给她找个婆家。得知男方住在不远处,又比她小3岁,她压根就不想和刘家定亲。“二嫂一句话让我改变了态度,说婆家靠得近,以后能相互照应,男的虽然小3岁,人家是初中生,小伙子长相也不错。”张英兰说,她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殊不知,刘家当时贫寒,刘廷龙还在吃奶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成了家,刘廷龙是父亲含辛茹苦养大的。结婚后,没有婆婆的婆家,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只能靠自己。

“我们是媒人介绍一年后结婚的,确定关系期间,我们就见过两次面,一次是他找我去看露天电影,那时候我不好意思,没跟他去。另一次是他为了感谢媒人,请媒人吃饭,我在一个亲戚陪同下才到场。一个路边小餐馆,4个人消费不到10块钱。吃饭的时候,他时不时地看着我,我也趁他不注意时看看他。”

“去登记结婚,我们领到了这张结婚证,结婚那天,我家来的亲戚两桌没坐满。”刘廷龙说,过去家家都贫困,自己娶上媳妇了,左邻右舍都为他高兴。“结婚时,我给她扯了六尺紫色灯芯绒布料,结婚那天,她穿的就是用这块布做的棉袄,那就是当时最‘时髦’的嫁衣。”

“结婚时,他家只有三间草屋。后来,我们有了一儿一女。那时候,公公在供销系统做木工,我们就在家务农。到了1979年,公公退休了,刘廷龙有了‘顶职’的机会,成了供销系统的员工。”张英兰说,老伴当时被分配在侍岭供销社。一干就是十年,后来才调到城西供销系统的一单位当保管员。1980年土地分到户,家里有4亩地,她一边拉扯两个孩子,一边收种庄稼。“刘廷龙那时候的工资每月28元,家里有个拿工资的,在当时是别人羡慕的。”

刘廷龙说,自从结婚后,夫妻俩就分工明确,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相互间虽没有甜言蜜语,却心心相印。“我的工资很低,前几年攒点钱买砖,后几年攒点钱买瓦,就这样攒了七八年钱,终于推倒三间草房,建起了三间瓦房。到了1998年,瓦房又翻盖成平房,2005年,旧房子拆迁,我们一家住进了城中花园的安置房。”刘廷龙意味深长地说:“无论哪一次搬新居,陈旧的家什可以丢弃,唯有这张从艰苦岁月走来的结婚证舍不得丢弃,这是我们夫妻俩挽手同心的见证,也一定会伴随我们白头偕老、恩爱如初。”

“我们老年生活很幸福,儿女们也孝顺。我有退休金,医疗有保障,我每天至少步行3个小时,从这个公园走到那个公园。我们乘坐公交车免费,经常到乡镇集市赶集。”刘廷龙说,庆幸赶上了民富国强的好时代,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祖祖辈辈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一纸见证夫妻相伴到白头。时间如流水般稍纵即逝,50余年多少风风雨雨,他们一起走过,多少人生坎坷跌宕起伏,他们相互搀扶,一起承担一家的重担,彼此温暖着。一张结婚证,承载着平凡的人生中说不完的故事。(记者 徐其崇)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