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宿迁:创设育才载体平台 打造人才培养“蓄水池”
2021-11-22 14:56: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年初以来,宿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部署,实施“匠心宿迁”技能人才工程,坚持政府服务、市场导向、精准培训的原则,创新培训模式、创设载体平台,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截至10月底,全市组织各类培训6.2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

创新技能等级认定 点燃企业发展“自主引擎”

继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资格制度改革、2017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018年获批江苏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地区,今年,宿迁在全省率先建立技能人才评价监管机制,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高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的质量。

在技能人才评价监管工作中,宿迁推行分类分级评估机制,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分为央企驻宿单位、省行业协会、各属地企业、职业院校、市行业协会、技工院校,按照不同情形实行备案管理,并规范评价认定流程、细化质量督导方式。

“现在企业可以结合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在主管部门备案后自主确定评价标准、培训项目、考核方式。”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孙荣说,截至目前,该企业已自主评价呼叫服务员、无人机测绘操作员等5个职业工种技能人才1.3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70人。

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全市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154家,其中第三方评价机构3家、职业院校6家,覆盖智能制造、电子商务、酿酒食品等主导产业,5.8万人次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创新共建产业学院 校企联姻培养“心仪人才”

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大文章,必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精准度。

围绕扩大技能人才供给、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今年1月,宿迁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从专业产业匹配、技能人才供给、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调动政府部门、企业、职技院校的积极性,保障技能人才扩量提质。

宿迁市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围绕全市“6+3+X”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在全省率先探索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赢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本地产业无缝对接。

校企双方在合作共建中各司其职。职技院校通过提供校舍场地等办学空间,以实训设施、师资、教育教学管理等公共资源作为主要投入;企业协助二级产业学院开展招生宣传,参与教育教学,负责实习实训、就业安置、添置更新实习实训设备、聘请专业师资承担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等。

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4个二级产业学院,招生1728人。建设二级产业学院,将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高级工、预备技师)占比100%、专业设置与地方重点产业匹配度100%、毕业生本地就业率100%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创设育才载体平台 打造人才培养“蓄水池”

年初以来,宿迁市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新搭建各类平台,帮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实施人才激励工程。开展宿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评选活动,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艺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评选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企业首席技师31名。

实施大赛培养工程。开展与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行业先进标准密切衔接的技能竞赛活动。截至目前,宿迁市已举办40余场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汽车喷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竞赛项目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并选拔各类人才1500余名。

实施重点人才项目建设。宿迁市积极支持职技院校结合产业需求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重点建设项目,为社会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已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2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项目12个、技工院校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1个。

“企业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还能获得培训补贴。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培育人才的成本,而且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能。”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孝荣说。(许建 翟浩 邢世文)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