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春走基层】宿迁陶家熏肉香飘百年
老百姓
2021-02-10 10:20:45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宿迁网讯(记者 汪学飞 通讯员 徐春雷)“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对老百姓来说,春节一定要吃肉。
  这几天,宿迁市区的陶家熏肉生意好得不得了,十几名工人加班加点,每天熏制的上千斤熏肉供不应求。

  刚出锅的熏肉
  陶家熏肉在宿迁大名鼎鼎,具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肥而不腻、瘦不塞齿、味道香醇的特点,目前已经传承了四代,香味在宿迁飘过了百年。2019年,陶家熏肉制作技艺被收入宿豫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宿豫区顺河街道卓圩街,探寻陶家熏肉百年飘香的奥秘。
  陶家熏肉生产基地在卓圩街上的一个巷子里。记者刚拐进巷子,就闻到一股肉香。越往里走,肉香越浓郁。
  记者进入陶家熏肉生产基地,只见一片忙碌的景象。左面的车间里,一个约3米长的案板上摆满了一块块刚出锅的熏肉。案板旁边是一个高约1.5米、直径约1.5米的电加热锅。锅里翻滚着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熏肉。陶家熏肉第四代传承人陶亚和妻子正在忙碌着。陶亚今年42岁,身材高大、五官清秀,已经接手陶家熏肉10多年。
  “这个高压锅一锅能煮1000多斤肉。”陶亚告诉记者,他家每天都要生产这样的一大锅熏肉。目前他家熏肉主要有三个销售渠道。第一是实体店销售,除了卓圩街上的百年老店外,2020年,他在市区幸福南路开了一个门店。最近,他又在宿豫城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门面房,该门市正在装潢中,即将开业。第二个销售渠道是供应市区大小饭店。陶家熏肉名声在外,目前,市区有好几十家饭店用陶家熏肉做冷菜。第三个渠道是网上销售。目前陶家熏肉在拼多多上有网店,还有许多外地顾客在他朋友圈上订购。现在网上订单越来越多,陶家熏肉已经通过网店卖到了全国各地。

  右面的车间里,地上摆着五六个大塑料盆,里面放着整盆的蹄髈和猪头肉,七八名女工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正在为猪头肉和蹄髈脱毛、冲洗。这些女工都是当地的留守妇女,她们在这里上班,既能挣到工资,又方便照顾家庭。
  据了解,陶家熏肉有猪舌头、猪耳朵、猪蹄膀、猪头肉、猪肚、猪大肠等。制作过程繁复精细,陶家熏肉主料选用地方土猪,经食用松香甘油酯去毛、沥尽血水、老卤腌制、旺火煮沸、文水焖烂等工序制成。
  陶家熏肉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最初,是陶亚太爷爷在卓圩街开了一家熏肉铺,代代相传,他接手,已经是第四代了。
  “每到傍晚,爷爷和父亲就出摊卖熏肉,一直到天黑了才结束。”陶亚说,爷爷负责收钱、称肉,父亲负责把熏肉切成片。因为买熏肉的人多,他父亲忙着切肉好长时间抬不起头。父亲也因此练就了一手好刀工。

  子承父业。陶亚接手陶家熏肉后,更新了产品制作工具,用上了大容量的电加热锅,能把熏肉煮得更烂。同时,他改良了产品包装形式,增加了真空包装,大大延长熏肉保存时间。他增加礼盒包装,提升熏肉档次。他把陶家熏肉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宿豫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陶家熏肉,更多的人品尝到陶家熏肉的美味。

标签:熏肉;宿迁;宿豫区;新春;卓圩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