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顾园园 通讯员 张耀西)仲夏时节,草木葱茏。热乎乎的风吹皱了成子湖水,也吹开了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卜湖社区臧道兴老两口如花的笑容。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挨着大湖,早些年却没富起来,人家提起我们这边都说是‘南湖底的’,穷哦!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瓦房换楼房,你看我现在70多岁了,还成了有工作的人了,这日子过得有滋味!”8月4日正在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卜湖社区百亩桃园干活的臧道兴高兴地说。
卜湖社区的孩子们 记者 徐贻林 摄
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卜湖社区位于城厢街道西南部,紧邻成子湖旅游公路。成子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一片几个乡镇因为地处水系末端、行洪通道,汛期极易倒灌,加上特殊的粘土土质,“雨天粘如胶,晴天硬如铁”,农民出行困难,农产品也销不出去,以致于长期发展缓慢,成为江苏全面小康路上“短板中的短板”,也是江苏省定的六个扶贫开发重点片区之一。
2013年1月,江苏省委明确提出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给成子湖片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省市县三级联动扶贫攻坚局面逐步成形。几年间,这里的道路通了,养殖、旅游等产业发展也渐入佳境,让这里的老百姓也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十三五”以来,片区共实施完成整体帮扶项目497个,实际投入资金42.8亿元,低收入人口、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达标,整体面貌明显改善。
如今的成子湖边再不是旧模样。
就拿臧道兴家所在的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卜湖社区来说,这里不仅紧邻成子湖旅游公路,距离宿迁市泗阳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也只有五六分钟的车程,社区里几乎家家都有年轻人在这个产业园里工作。沿着成子湖旅游公路,十来分钟可达宿迁市泗阳县城,几分钟就能到达成子湖旅游度假区。2020年,宿迁市泗阳县城厢街道卜湖社区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以“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巷口革命”等为主要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治理五提升”工作。广泛发动全民参与,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社区“颜值气质”与群众“幸福指数”双提升,这里也被大家称为成子湖旅游公路上“一朵秀美的花儿”。
“七八年前,我们还在外地打工呢,一年到头一家人只有过年那几天能团聚,哪像现在,我们搬进环境这么好的集中社区,一家人天天都能在一起了。”臧道兴的儿子臧聪感慨地说。
卜湖社区一景 记者 徐贻林 摄
路通了,就业环境好了,自然就能留住人了。沿着成子湖旅游公路一路向南,来到位于紧挨着成子湖的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抬眼望去,一边是秀美的湖光,一边是果香四溢的桃园,身边不时有自驾游的车辆经过。43岁的卜贤杰驾驶着观光车带着游客沿湖游览,“暑假开始,游客就多了起来,每天我都要跑好几趟。”说话间汗水从卜贤杰脸上滑落,他说:“人气足了,我们收入也就高了,游客来我们这可以自驾游、看湖景、摘蟠桃……”
卜贤杰是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新庄村人。十年前他和爱人在南通打工,一年到头只有农忙能回家十来天,钱也攒不下多少,而最让他难受的是不能照顾孩子。“每次回来,孩子都长高不少,看在眼里是欢喜,心里却空落落的,感觉孩子可怜,所以我特别不想听到‘留守儿童’这几个字……”卜贤杰说。当时的生活却不允许他停下外出的脚步,直到几年前成子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才让他坚定决心留下来。
如今,卜贤杰家的八九亩地都流转出去了,他和爱人在度假区工作,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平时还能做点小生意,孩子就在县城读书。“我现在很满意,有工作有收入,最最重要的是我的孩子不再孤单了。”卜贤杰笑着说。如今,在成子湖边,很多人的生活都和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有了关系,除了卜贤杰这样的青壮年,还有很多六七十岁的村民也在景区内从事保洁、园林管养等工作。67岁的姬纯领家里有7口人,只有他一人有劳动力,曾经全家吃低保,现在他在景区的玫瑰园工作,一天收入80元,他说:“工作不累,一个月两千多,我这手头活便多了。”据了解,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正常用工能达到四五百人,旺季达一千多人,基本都是周边的村民。
“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这是宿迁市委市政府决胜脱贫攻坚的庄严承诺。在2020年3月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上,宿迁市里明确提出,以“一点不降”的力度提升脱贫质量,全市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巩固率达100%。
成子湖旅游公路记者 徐贻林 摄
小康生活是什么样子?如果10年前你问这个问题,卜贤杰和他身边的很多同龄人会说:“出去打工多赚点钱,回家盖楼房。”
10年后的今天,他和大多数的成子湖边人一样在家门口的土地上,在这曾经给他们带来无数烦恼的大湖边过上了诗意小康日子,唱着一曲曲动人的“幸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