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关爱辖区残疾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近日,新安花苑第二社区联合新安街道残疾人之家开展“冬至阳生待春来 幸福相伴暖‘食’光”迎冬至包馄饨活动。
话习俗,畅享知识盛宴。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自古便有吃饺子、馄饨、汤圆等习俗,饱含了人们对节日时团圆美满的期待。活动前,社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冬至的含义、由来、传说以及各地习俗,辖区残疾人个个听得入了迷,大家踊跃发言,也对冬至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包馄饨,共叙邻里情谊。活动前,社区工作人员将志愿者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一一分发给辖区残疾人。活动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包起了馄饨。虽然刚开始残疾朋友们的手法比较生疏,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他们小心翼翼地放馅、卷皮、蘸水,包得有模有样,馄饨皮在他们的手中翻转、折叠,有的馄饨像侧躺的月亮,有的则像耳朵竖着的元宝,也有的馅料放得太多撑破了馄饨皮……大家有说有笑,互相切磋包馄饨的技巧,比较着馄饨的形状,同时亲热地聊着家常和邻里之间发生的奇闻趣事,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大家分享生活的点滴美好和平等友好的交流互动中一步步凝结升华。
尝成果,乐享节日喜悦。当一团团浓香扑鼻的馅料被包进了一张张柔软白糯的面皮中,一个个馄饨很快摆满了盘子。残疾朋友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时,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起亲手包的皮薄馅嫩、美味可口的馄饨。“今天馄饨馅做得真好吃”“吃得身上好暖和”残疾朋友们由衷地赞美道。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大家纷纷拍照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节日喜悦。小小的馄饨,让这个冬天变得温情脉脉、暖意融融。现场温馨又热闹,到处洋溢着家的味道。
此次冬至包馄饨活动,不仅让辖区残疾人在传统节日中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体验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还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融入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和温暖,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接下来,新安花苑第二社区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为辖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交流平台,让他们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