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网格员+物业管家”模式,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2024-11-05 15:0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居民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神经末梢”,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其中,物业管理服务直接面向百姓,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

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明发社区,一种“网格员+物业管家”的全新模式正在试运营中。此模式并非简单的工作互联,而是实现了职责的深度融合与工作的相互补充。社区网格员“以身入局”,与居民、物业携手并进,共同面对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的难点、痛点、堵点,率先构建了“网格+物业+居民”的融合治理新场景,初步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基层工作格局。

党建引领,探索多元共治

明发社区,自2018年成立以来,便面临着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居民对物业服务的不满与物业公司的运营困境交织在一起,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泰山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基层党建与治理的融合机制,激活社会治理的“基层细胞”。

多年来,泰山街道坚持发挥党建带动作用,持续优化“网格+支部”治理模式,明发社区则挖掘红色效能,汇聚党员干部、居民自治力量、物业及居民代表等,共同成立了“共治先锋”党支部。在该党支部的引领下,网格、物业和居民,三方一起聚焦群众关切,鼓励居民自治,共同研讨、推进小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营造了“有事大家说,问题齐解决”的良好氛围。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需多方参与的“大合唱”。在党建引领下,明发社区逐步构建起“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融合治理新场景,形成了“网格+物业+居民”的三方参与格局,并完善了“网格片区长+物业项目经理+网格员”的三级共商体系,凝聚了“网格+物业”的强大合力。

建立考核,提升治理成效

良好的机制需配以优质的服务,方能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此,明发社区创新性地推行了“网格员+物业管家”一体考核机制,确保双方力量充分参与、联合共处。

今年4月,泰山街道出台《泰山街道网格驿站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与《泰山街道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将网格员、物业管家“绑定”在网格内进行评价激励,评价激励要素包括居民满意度、“12345”工单解决率等。在网格与物业“双报到、共评价、同激励”的融合机制之下,居民只要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就能解决需求。如李先生家的漏水问题,在网格员与物业管家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十天便得到了圆满解决,让居民感受到了如亲人般的贴心服务。

这种“分不清”的界限,为居民带来了“少跑路”“解决快”的好处。事实上,在“分不清”的服务背后,有“分得清”的责任清单在保障。《泰山街道小区网格化治理工作四级责任清单》明确了网格员、小区物业、社区副职(网格长)、社区书记四级责任主体。如网格员的责任清单主要围绕小区内的人口、房屋、单位开展走访巡查、信息采集、纠纷调处、关爱服务等工作;而小区物业则要在落实小区安全防范、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秩序管理的基础上,协助网格员参与整治安全隐患、处理“12345”工单、解决居民诉求等网格化治理重点工作,与网格员联动共管。

如今,在网格员的常规巡查、上门服务等工作中,常有物管人员“并肩同行”,大家协同作战,各司其职。截至10月底,社区各网格主动摸排并上报居民关切的墙砖脱落、房屋漏水、楼道堆物等事件790件,其中758件已办结,32件正在处理中,真正实现了居民“烦心事”快速响应、精准处置,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切实可感。

三方协同,推动多方共赢

针对小区停车难问题,物业管家与网格员及时与居民商议,重新规划提升车位数量;主动优化小区环境,清理小区内的卫生死角,消除安全隐患……一件件民生“小事”逐渐汇聚成明发居民的“大幸福”。

在明发社区的创新治理模式下,受益的不仅仅是小区居民。

对物业而言,面对居民的不信任和抵触,网格员成了两者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与高效的“润滑剂”。以楼道乱堆物的清理难题为例,随意堆物既影响楼道整洁,又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几次开展治理都难以推进。双方联动后,由网格员提前在微信群发通知、电话告知、上门提醒,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使得物业在开展工作时减少矛盾,三天内成功清除违规在封闭公共空间堆放杂物519处。此外,网格员还为物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渠道,极大地提升了物业的工作效率。明发二期在共治前仅掌握90户群租房信息,共治后这一数字跃升至300余户,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把控和问题的有效治理。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加强了社区对辖区居民基本情况的准确掌握,助力社区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几年前,紫竹物业刚入驻明发二期,物业费收缴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网格+物业+居民”的共治格局形成之后,去年年底,该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与此前相比大幅提升。可见,该模式有效促进了社区、物业和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谋篇布局,厚植治理之基

“网格员+物业管家”模式为什么能在泰山街道高效运行?靠的是精心布局与整整五年“沉”下去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近年来,江北新区泰山街道人口总量快速增长,这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街道重心下沉,建设网格驿站,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强有力社区队伍,以具体而微的基层努力丰富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2019年起,泰山街道开始设立家门口的服务阵地——网格驿站。目前,全街14个社区,123个小区,共划分成319个综合网格。每2-6个网格布设1个驿站,全街52.6平方公里,已建设68个网格驿站,平均每个驿站面积100余平方米。这些驿站配有319名专职网格员,他们当中的200多名是近五年招录的新社区工作者,每位网格员服务300-500户居民。

家门口的阵地布下去,家门口的服务更要跟上。街道梳理出50项网格员代办事项,均可在驿站办理。退休、外来务工、残疾、贫困人员等群体,办理相关事项办理,都能交给家门口的网格员。

五年的积累,让泰山街道的居民们逐渐养成了“有事就找网格员”的习惯。网格员们每天都在小区内忙碌,他们的付出被居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这种相互守望与彼此理解,成了街道推进社会治理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泰山街道明发社区顺势而为,探索出了基层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

基础实,百姓安;一域治,天下安。以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社会治理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围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街道正逐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而明发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治理模式也将从“零星盆景”变成“满园风景”。(泰宣)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