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之所生也,生于水而动于水。”自古以来,鱼类便是大自然水域中不可或缺的生灵,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智慧与身体构造,共同编织着生命的多样与奇妙。近日,无锡大溪港湿地公园举办了水世间系列科普活动——“鱼跃心触,生命交响”,旨在通过妙趣横生的讲解与互动体验,引领青少年们踏入神秘莫测的水下世界。

淡水鱼的奇妙世界:独特特征与习性探秘。活动在青少年们的满心期待中拉开帷幕。老师以太湖淡水鱼为引,为青少年们开启了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从鲤鱼吸尘器般的嘴与健硕有力的体态,到鳜鱼锋利无比的牙齿与迅猛异常的捕食能力;从黄颡鱼别具一格的头部结构与夜行性习性,到麦穗鱼小巧精致的身影与群居共生的生活方式,每一种鱼类都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展现着生命的奇迹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讲解过程中,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鱼类身体构造与生活习性的紧密联系,不仅激发了青少年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更让他们深刻领略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与复杂。
鱼类的生态作用:生物操控与水质调控的奥秘。在介绍完鱼类的特征与习性后,老师又详细阐述了鱼类在生态学中的重要作用。白鲢作为滤食性鱼类的代表,能够大量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与有机碎屑,有效净化水质,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贡献力量;而鲢鳙则被誉为“控藻专家”,对抑制蓝藻等有害藻类的生长具有显著效果。通过这些生物操控手段,鱼类在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鱼类还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鱼类的数量与种类,直接影响着水质的好坏、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因此,保护鱼类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生生态环境。
探索社交奥秘:同理心与生态意识的融合共生。在科普活动的后半部分,心理老师巧妙地将鱼类生活的社会性延伸至人类成长的社会性中,通过抽取角色卡牌、演绎情景剧等互动游戏,让青少年们在欢声笑语中探索社交中的秘密武器——同理心。他们学会了在发生冲突时如何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与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青少年们的社交技能与情感智力,更让他们意识到: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同样需要运用同理心去理解和尊重每一个生命体。

实地探索:辨别鱼类比赛的精彩瞬间。活动的高潮部分是一场辨别鱼类比赛。青少年们带着刚刚学到的知识,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实地探索中。他们仔细观察着水中游弋的鱼儿们,运用所学知识在长相相似的鱼中仔细分辨、热烈讨论、最终确定鱼种。比赛过程中,青少年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此次淡水鱼科普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学到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他们将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片蔚蓝的水域,让鱼类与其他生物在这片乐土上自由生长、繁衍生息,共同谱写一曲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