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弟,这个很好吃,你尝一口。”云南怒江福贡县子里甲完小四年级学生言俊韩刚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零食分享给两个弟弟。他骄傲地对家人说:“这是‘蓝’老师给我的奖励。”
提起“蓝”老师,言俊韩的家人打心底感谢他。他就是中交三航局第五批支教老师李龙,因为经常穿一件中交蓝马甲,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蓝”老师。
今年3月,李龙只身来到福贡县子里甲完小,开启了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负责教授三、四年级共7个班级的英语课程,遇见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批学生。
支教没多久,李龙就注意到了言俊韩。通过和其他老师交流得知,言俊韩语文、数学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但是英语成绩却一直拖后腿。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由于英语启蒙普遍较晚,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尽管李龙精心准备了字母卡片、英语视频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但课堂成效并不显著。
李龙没有灰心丧气,他从提升积极性的角度去思考,设计了“知识护盾”激励机制。这项机制将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英语作业等作为得分项,累积相应的积分可以兑换零食、玩具等奖品。
在新机制教学激励下,孩子们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英语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英语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在教完两个单元后,李龙组织了一场模拟考试,学生最高分数达到97分。欣喜之余,他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格。
于是他仔细翻看试卷,并深入和他们交流,发现学生学习单词都是靠中文标注来辅助发音,一个句子下面标满了中文,英语学习举步维艰。
为了帮助学生攻克英语学习上的第一道发音难关,他决定从基础的音标教学入手,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音标课,当一个个单词被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朗读出来时,他们眼中闪耀着自信的光芒,让李龙十分骄傲。
李龙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教学方式,设计出单词“风火轮”、“大转盘”等游戏及“云端”英语交流平台,将英语教学寓教于乐。
经过他的辛勤耕耘,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日益浓厚,成绩也显著提升,班级平均分从原来的39分跃升到60分,及格人数更是从19人激增至73人。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可能。李龙拿着无人机,带领学生们体验科技飞行的乐趣。在无人机腾空的一刻,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惊奇与欣喜,用独特的视角俯瞰家乡的美景,让科技的无限魅力在幼小的心间播下探索的种子。
在日常交流中,李龙发现很多孩子内心敏感不够自信,于是组织了一次“优势能量瓶”活动,孩子们在便签上描写彼此的闪光点,并投入瓶中。
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伴的优点。“言俊韩跑步跑得快、计算算得好,是我学习的榜样。”看到这张便签,言俊韩脸上充满了喜悦。
学期结束,面对去留,纠结反复。看着“优秀支教教师”的奖状和一封封有着稚嫩笔触的感谢信,难以割舍的惦念让李龙下了决心,“我愿意坚守留任,再支教一个学期。”李龙在支教申请书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离开有无数个理由,留下,只有1个,“没有做的,还有那么多,那么多……”李龙说。(中交三航局三公司建筑工业分公司 李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