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无锡锡山检察:以“双线法宣+数字保护”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法治保护新格局
2024-09-14 14:0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以法育人,数字护苗。今年以来,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要求,依托“时雨”未检工作室,融合推进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数字保护”,联动多方打造未成年人法治保护新格局。

请进来,沉浸式体验法治教育新模式

“听证会现在开始。”8月16日,随着“小检察官”洪亮的声音,一场生动有趣的模拟检察听证在检察听证室拉开帷幕。20余名未成年人分别扮演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听证员等角色,亲历体验各个职业在检察听证中不同的法律立场。

招揽大学生加入,让普法更有趣。该院以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示范工作室称号的“时雨”未检工作室为牵引,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法治服务团队,在充分吸纳本院青年检察人员参与普法工作的同时,延展大学生群体加入普法队伍。今年2月底,最高检启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该院主动邀约无锡学院法学生组建的普法小队,携手打造“故事秀”动画普法微课、“模拟检察听证”角色体验等新颖普法活动;与社工组织开发“法律大富翁”游戏,以分组对战、法律知识闯关的形式,让参与游戏的未成年人深度思考生活现象与法律的关系,努力将纸面上的“法”和案例中的“法”讲活讲透讲生动。

精心准备“法治礼”,让假期更充实。为更好让未成年人“走进来”,该院专门制定“快乐暑假,与法同行”系列检察开放日活动方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的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教育背景,针对性提供“走进检察院”个性化体验。锡山区新时代社会文明实践中心和春江花园社区、新农丰社区等多家社区组织未成年人走进检察院。通过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五心”工作室、办案中心等场所,实景模拟检察听证、讨论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观护教育等方式,让未成年人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感受检察机关如何用心为民服务、严格司法办案、公开透明听证。

充分释放“法治爱”,让关系更紧密。与大多数未成年人相比,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更需要法治呵护。该院与团区委、区司法局专门组织辖区20余名困境青少年开展“青春守护、与爱同行”检察开放日活动,由检察官讲解安全教育法治知识,增强困境儿童的法治观念和自护能力。平时是“留守儿童”,假期变成“小候鸟”,亲子活动是他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该院特别邀请来自地铁建设一线的16组“小候鸟”家庭走进检察院,开展亲子法治体验活动,让“聚少离多”的亲情因“法”更紧密。

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走进检察院。截至8月31日,该院已开展“请进来”各类法治活动25批次。

走出去,多维度探索法治宣传新路径

8月30日下午五点半,“锡山检察”微信公众号刚推出开学前法治第一课的直播预告,来自荡口中学的锡山区人大代表朱小红便立即转发朋友圈,为该院法治宣传工作点赞。

倾听“他”声音,为校园提供精准法治宣传服务。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怎么做?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最有发言权。该院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与教育系统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相融合,将法治宣传深度融入校园建设。在学校设立“时雨护未关爱站”,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真切回应代表委员对加强校园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受校园人大代表邀请,该院多次走进中小学开展国旗下的讲话、网络安全、预防校园欺凌等法治教育活动;在线上家长会上,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视角开展家庭教育指导。8月30日,该院与区委政法委联动,在省市区三级政法微博直播开学法治第一课,邀约6名人大代表组织其所在学校的学生同步观看,协助学校在新学期伊始系好学生求学道路上的第一颗“法治扣子”。

巧借“他”力量,让未成年人法治宣传“破层出圈”。手机APP、地铁公交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官方微信……无锡广电集团在市域内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覆盖面。该院依托与广电集团党建共建优势,积极“借力”开展社会公益普法。该院“时雨”未检工作室检察官多次在无锡教育电视台录制青少年法治课。录制春季开学第一课、参加互动直播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法》,为青少年学宪法夏令营学员授课。

凝聚“他”智慧,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未成年人普法品牌。以该院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编撰并出版的《守护少年的你》法治教育读本为蓝本,暑假期间,锡山区文明办与该院联合制作的未成年人保护MG动画系列视频正式推出后,被学习强国国家级平台转发,文明无锡、无锡教育等微信公众号推送。纵深推进未成年人普法,该院连续16年走进春江花园社区法治夏令营,检察官用心用情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共携手,全方位构建“数字保护”新局面

信息化、数字化是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必然趋势。作为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全过程的政法机关,在数字检察工作荣登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行列后,该院将未成年人“数字保护”建设列为新的技术攻坚重点。

立足保护,精密论证项目可行性。走访调研、技术革新、专家论证,该院致力于为辖区未成年人保护穿上“数字盔甲”,锡山区未成年人保护区块链管理平台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由区委政法委牵头,该院承担主要研发任务,旨在以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创新,打通全域全流程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促进各部门之间融通协作,推动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和关爱支持工作向前端展开,形成未成年人“大保护”现代化治理格局。

特别普法,“技术”优势畅通保护链。“项目建设出发点很好,但相关部门的未成年人数据拿出来用,会不会出现未成年人信息泄露问题?”项目启动后,该院在沟通相关部门时,总会遇到这样的提问。解答未成年人保护关联部门对未成年人“数字保护”的疑问,也是一种“普法”。7月24日,经区委政法委召集,全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暨未成年人保护区块链管理平台项目推进会召开。会上,该院详细介绍了项目框架、主要作用等研发内容,重点说明了项目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保密的优势,得到与会12家项目关联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推进会结束后,该院和关联部门详谈项目构建数据需求,力求早日织就未成年人保护区域“数字保护网”,汇聚全区数字力量,推动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走深走实。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