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苏州停雨后气温就开始升高。7月4日,上海、浙江陆续宣布出梅,苏州虽暂未达到出梅条件,却已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一出门,就感受到了热浪袭来,这对户外工作者来说更是挑战,不注意防护就会有中暑的风险。
7月3日中午,一名中年男子大汗淋漓地跑进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男子表示自己在室外工作了一上午,可能中暑了。急诊值班医生立即为他查体,当时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但出现了胸闷、心悸、耳鸣、手指和腹部痉挛抽搐等症状。检验结果显示,肌酐增高,出现肾功能损害,血液粘稠,有明显脱水。经过医生及时的对症治疗后,该男子的耳鸣抽搐症状均有好转。急诊科医生也提醒男子,第二天要来院复查一下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发生中暑相关症状。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苏州相城三院急诊科医生提醒:当身边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尽快用“四字诀”进行救治 。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电扇为他扇风或开空调,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通讯员 查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