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道路的未来感正在持续升级:智慧道路、智慧车站、全息隧道……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无锡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有着极为亮眼的表现。
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16年12月,航天大为正式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控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智慧产业为核心,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及车联网、轨道交通的大型信息化工程提供规划设计、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工程实施、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感知联动 提升运行效率
无锡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高浪路在改造提升过程中,运用航天大为的“黑科技”,铺就全市首条智慧平安大道样板路。“隧道全路段布设雷视融合感知设备,构建了全息隧道,隧道内每一次超速、变道、停车、急刹,都可被精准感知。”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浪路还加装了反向车辆卡口、非机动车卡口、行人违法抓拍设备,这些设备都可通过边缘计算盒子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和提取特征,不仅能实现更加智能的自适应交通控制,还能支撑交通秩序管理、治安防控和车路协同应用。
此外,高浪路的14个信号灯控制路口全部加装雷达和视频监测设备,统计每一个路口在不同时段的流量,根据大数据模型,计算不同时段不同路口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每个路口至少有8套不同的配时方案,可随时应对各种道路状况。
数字经济 燃动加速引擎
客流预警、事件告警、自动开关站……无锡地铁“智慧车站”亮相地铁4号线黄巷站,为市民开启智慧出行新体验。作为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站后综合工程项目的联合体牵头单位,航天大为以乘客服务自助化人性化、运营工作信息化流程化为目标,打造真正的“智慧车站”。“原本车控室只显示简单的二维图表,智慧系统能够显示车站的3D模型,车站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乘客突发事件,都可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有助于缩短响应时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航天大为从熟悉的智慧交通领域入局,其数字经济版图正不断扩大。公司已承建了无锡(锡山)“双智”试点核心区项目、锡东自动驾驶小巴示范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道路动态交通诱导与信息服务平台,联合浙江大学申报国家863科技专项“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项目,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发“复杂场景下车辆特征识别与检索”项目。

数字为民 打造治理新样板
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自投用以来,有效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是数字无锡建设最具标志性的项目之一。作为“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EPC项目”的承建单位,航天大为为整个项目贡献了严密的数字驱动体系,目前已归集全市56个部门200多亿条数据,为49个部门提供数据服务。
此外,航天大为在无锡积极部署智慧社区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平台与无锡市“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网格化联动处置等平台互联互通,在社区数据归集、事件调度等多个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该公司承接的项目——“澄心治”江阴现代社区数字化平台,以数字之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如今,航天大为的智能交通产品和业务已经铺向了全国30多个城市。未来,航天大为将围绕新质生产力,迎接挑战、主动跨出,从地面智慧交通向地下、地上延伸,在低空经济、地铁综合监控领域,不断发力,探索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新商业服务模式,提供具有航天特色的创新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