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无锡锡山东港镇陈墅书场和陈墅务本堂正式开馆
2024-06-06 21:3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重塑老街风貌,赓续隽永文脉。6月5日,位于无锡锡山区东港镇陈市村的陈墅书场、陈墅务本堂正式开馆,让沉淀着千年历史的陈墅老街重回人们视野,成为锡山的又一文化新空间。锡山区副区长代星出席开馆仪式。

千年时光荏苒,古宅重焕光彩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一条老街,一座石桥,一个祠堂,记录着这方热土的历史渊源,镌刻着锡山的文化印记,也见证着世代相传的地域文明。

陈墅,位于东港镇西北部,分布于古运河南北两岸,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古镇。春秋时期就建有“秦墅”,后历经沧桑,“秦墅”演变成“陈墅”乃至如今的“陈市”,为苏南地区繁华市镇。

走进陈墅老街,时光仿佛慢下来。每一块砖瓦,都藏着历史的低语;每走一步,都是穿越千年的相遇。

往昔繁华落尽,文化底蕴深藏。尽管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但那些遗存至今的古迹还在诉说着属于这里的风雨往事。这里记载着陈墅人奋斗的艰辛历程,走出了一批批历史名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今年以来,东港镇深入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对陈墅书场和务本堂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布设年代馆、文创馆、国学馆等特色场馆,唤醒历史记忆,展示人文特色。

建于清代中期的陈墅务本堂,于2016年被评为第五批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论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凡有建树者皆教诲儿女子孙以“习诗书、学礼易”为务本之法。务本堂取的是文化意味,通过一种建筑语言诠释家教之风。

一把三弦,一抱琵琶;一盏清茶,一曲评弹。在宛转悠扬的丝弦声中,陈墅书场正式开业,迎来第一批听众。“那吴侬软语,百听不厌啊!”住在周边的村民们,对于以后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评弹满是期待与兴奋。

听的是台上嬉笑,品的是百样人生。“血脉觉醒”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对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热爱。经过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古建筑,重新焕发出历史魅力,彰显出文化价值。

引入公共空间,打造“文化客厅”

“从修缮到保护再到开发开放,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是最终目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原动力。对古宅的活化利用,不仅是建筑风貌的还原、空间格局的迭代,还蕴含着对文脉传承、气质内涵激活的思考。

定期推出沉浸式评弹展演,开启“国学务本”馆校合作,推出“非遗传帮带”品牌项目,刻纸体验、绿书签制作、书画作品展……此次开馆后,陈墅书场和务本堂将开展一系列活动,致力打造成集“学、赏、读、养、食、创”为一体的公共文化载体,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古宅旧院“活起来、火出圈”。

活动现场,“苏锡同阅”全民阅读活动以及陈墅书场、务本堂全年文化活动计划发布。东港镇与常熟尚湖镇、江阴顾山镇、张家港凤凰镇紧密联手,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陈墅书房“钟书房”揭牌成立,成为东港镇第5家“钟书房”,形成了以“镇级图书馆”为核心,“社区书房-综合体书房-田园书房-老街书房”为补充的特色架构,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阅读资源和环境。

现场还进行了“东港国学讲堂 非遗童谣基地”揭牌仪式,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生动的表演,展示方言的魅力。

陈墅书场和务本堂的开馆,也成为东港文旅发展的新地标。目前,东港镇拥有姚桐斌故居、黄土塘老街、陈墅书场、陈墅务本堂等文保点。同时,结合黄土塘西瓜、烧饼、皮虫糖、山联皇菊等特色农产品,以文化、消费带动旅游,进一步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东港镇主要负责人表示,东港镇将以开馆活动为契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持续挖掘东港记忆,盘活文化资源,着力构建“可视、可感、可触”的文化阵地,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