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探寻蓝眼泪”“野道徒步登山”等频上热搜受追捧——“野生景点”诱人来,安全、野趣怎兼得
2024-05-21 06:5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放假去哪儿玩?除了常规的景点景区,还有哪些“新潮地”?近期,不少“野生景点”在各大社交平台持续火爆,“山谷中的蓝眼泪”“上山野道”等词条频上热搜,在旅行攻略中被许多用户推荐,使得不少游客慕名“打卡”一探究竟。

然而,不少“野生景点”爆红的背后,游览安全和规划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曾经的“老母猪沟”到如今的“蓝眼泪”,这些“野生景点”在满足游客“够野够自由”需求的同时,如何才能让游客更安全安心地游览?

出圈:

“野生景点”涌现,

“秘境”排起长队

“朋友圈里有好多人都去打卡了南京‘蓝眼泪’,网上也有不少‘攻略’弄得我也心痒痒的。”“五一”假期首日一大早,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的韩源就迫不及待地和3位朋友按照某社交平台上网友分享的路线,来了一趟“野游”。

韩源口中的“蓝眼泪”,是位于南京与镇江交界处的一个小湖泊,位于伏牛山下,被大家亲切地喊作“小蓝湖”,是目前在社交平台上被不少用户推荐的南京新兴小众“野生景点”。韩源表示“五一”假期本想去周边城市逛逛,奈何假期高铁票十分紧俏。“作为在南京生活20多年的本地人,南京各大景点早已去过很多次了,想去个有新意的地方。”

旅行前先看看别人分享的“攻略”,正成为不少人出行前的新共识。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以“南京蓝眼泪”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用户分享制作了“经验帖”。“我也是在网上搜到具体路线,才知道原来南京还有这个地方。”韩源坦言,“蓝眼泪”有点像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下的蓝月谷,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去看个新鲜、打卡拍照还是很惬意的。

除了新奇打卡,也有不少游客是奔着感受“野性与自由”而来。在南京某高校就读的大三学生王子豪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他看来,传统热门景区的游玩过于“千篇一律”——熬夜抢门票、上车走马观花看风景、下车打卡拍照购物,让本用来放松的假期变成“赶路打卡”。“到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在大自然的虫鸣鸟叫中和三两好友徒步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野趣,这种探索和发现美景的过程,能让在都市生活工作的心彻底放松下来。”王子豪说。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是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也被不少户外发烧友们所信奉。

“之前看过不少户外徒步和越野的视频,我一直比较感兴趣。”游客王芳告诉记者,自己是通过社交平台上无意刷到的一篇“旅游攻略”慕名而来,作者在“攻略”中详细描述了出行路线、注意事项、推荐携带物品等。“另辟蹊径的野道、美丽小众的风景,这些原本可能需要特意搜寻的探险元素,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这更激起了我想要来一场户外探险的愿望。”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野生景点”近年来不断涌现。其中,“初代网红”可以说是南京浦口的“老母猪沟”,两年前曾红遍朋友圈,诞生了一天一万多人的超高热度,以致当地一度对“老母猪沟”进山人流量设限。高峰时期,“老母猪沟”一天产生的垃圾就有将近5吨。这几年来,南京以及周边城市的“最美打卡地”不断上新,比如徒步人士热衷的“十里长山凹”“九连尖”等热门地点,都是人气十足。许多人原本以为的“秘境”之地,如今经常可见络绎不绝的排队大军。

困境:

保障设施不完善,

安全事故频发

穿越小铁门、翻过围墙、手脚并用攀越陡坡……想要到达“野生景点”饱览美景,游客们还需要“闯”过不少“关卡”。

这些“野生景点”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条件,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容易发生意外造成安全事故。“南京消协”微信公众号曾发布提醒称,以南京和句容附近的伏牛湖为例,此前每天游客均在千人左右。但这里并非正规景点,是两市交界处,山路崎岖,并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游玩。

“我爬山的时候肩膀脱臼了,现在下不了山,你们能来带我下山吗?”4月14日下午,南京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一则求助电话,求助者称在伏牛山上山途中因肩膀脱臼被困,无法自行下山。“按照求助者提供的位置到达上山点后发现,这里其实根本不是上山道,而是爱好探险的游客自己开辟的‘野道’。”南京市江宁区消防救援大队汤山专职队副队长张春安说,“到达现场后我们发现斜坡还是比较陡峭的,正常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上去。”张春安说,由于前一天刚下完雨,地面和岩壁还比较湿滑,求助者因湿滑摔倒后用手支撑,造成肩膀脱臼无法前进。

“‘蓝眼泪’真的很美,但也挺危险。”“不知道水坑到底有多深。”“拍到好看的照片要往下走,但不注意很容易踩空、摔倒。”在某社交平台“说走就走”用户交流群里,也有用户在实地探险过后,表达出自己的担忧。

记者从汤山街道青林社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伏牛山上的小湖原本是一个废弃的铜矿坑,因为雨水积聚才形成了现在的湖泊。随着“蓝眼泪”在网络上的走红,最近通过野道爬山的游客逐渐增多,但山路崎岖,部分路段还比较陡峭,一名身体正常的年轻人也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的徒步才能抵达。

“徒步其实是很辛苦的,一般路程常常是5公里起步,一路走下来灰头土脸。而且这种野外手机信号通常不佳,所以就更加需要有充分准备,要下载好离线地图,再带上必要的装备,比如最起码的徒步鞋、衣服、登山杖,保护好自己运动不受伤。如果考虑过夜的话,还要一路背着露营设备。”南京一家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刘沫尔酷爱户外旅行,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也去过南京的“十里长山凹”“老母猪沟”等网红徒步景点,甚至看到过穿着厚底“松糕鞋”和短裙去徒步的游客。“感觉不少人来这些‘野生景点’是追逐潮流,‘新手上路’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徒步越野不是说走就走,更多时候需要携带专业设备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千万不能盲目跟风。”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梅亮提醒,近期南京消防还在傍晚时分接到一条求助信息,求助者称在下山返程途中因天色渐暗加上地形不熟,一行四人在山中迷路。“四人均没有携带手电筒等户外照明装备,只能通过手机的闪光灯对周围环境进行识别。”考虑到手机社交软件的实时定位功能在有高度差、信号较差的山地存在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消防员联系到了当地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家兵分两路上山搜寻,经过近半小时的搜寻才将被困人员带下山。

近年来,一些“小众秘境”因为并非正常旅游景区,常常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条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今年年初,就有在读大学生受到“网红打卡”攻略的影响,误以为南京西站已经废弃,夜闯车站拍照,不幸被高压电弧灼伤。实际上,这里并非攻略中所称的“废弃车站”,更不是对游客开放的景点。

从全国来看,因随意进入“野生景点”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近年来也频频牵动人心。某地野生网红打卡地实为泄洪渠,突发山洪时,未撤离的游客被卷入山洪;“驴友”攀爬野长城时被困,救援队员在施救时不幸殉职……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思考:

“野生景点”

如何青山常在?

“虽然风景不错,但是也要牢牢记住安全第一。”“探趣金陵”城市印象板块负责人潘经纬有丰富的户外活动组织经验。在他看来,伴随着户外热的兴起,如今很多人喜欢追寻突然爆火的小众地点,但很多地方不是成熟的景区,有着不可预估的风险,比如路线强度、陡坡、山石掉落、极端天气等,游客要正确评估自己的体力,最好不要独自前去,而是结伴而行。“另外,保护原生态环境也是我们要共同做到的,提倡大家仅仅留下脚印即可。”

“不要过度依赖网红打卡攻略。”潘经纬也提醒,“据我了解,很多小众打卡点经过博主的流量带火后受到追捧,其实类似的风景在江浙沪还有很多。有时候一窝蜂地扎堆反而成了一种‘坏事’,欣赏风景的重点在于发现和理解。”

记者注意到,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伏牛山上沿着湖边拉起了警戒线,并不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湖面,防止跌落湖中。但由于该地区处于南京江宁区、镇江句容市交界处,且非正规旅游景点,管理措施仍难以长期、规范开展。

“一个成熟的户外徒步景点,离不开必要的配套和服务。”不久前,刘沫尔在阿根廷旅游时去了被称为全球户外爱好者圣地的查尔顿小镇,这里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令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镇有专门的咨询服务台,可以拿到免费的徒步地图,里面详细标出每条徒步路线的长度、耗时、风景点,路上还有指示牌指示方向。”

实际上,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就曾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等旅游经营者不得将私设“景点”作为旅游产品予以销售或推荐。近年来在各大节假日前夕,文化和旅游部也多次提醒广大游客增强安全意识,平安健康出游。

业内专家纷纷呼吁,对于这类“野生景点”,除了当地管理部门要竖立风险提示公告牌、增强安全防范措施之外,一些社交媒体的自媒体博主也应当多加些理性,少一些夺眼球的喧嚣和炒作,要做负责任的传播者。

“这类‘野生景点’的出圈,体现了当前游客对原生态自然旅游资源的青睐,也体现了人们探险猎奇的旅游需求,当然和自媒体的宣传也密切相关。”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张骏表示,“此类‘景点’既体现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更多可能性,目前也存在安全问题、环境破坏、生态受损等方面的隐患。”对此,他建议,要对此类资源充分调研评估,对于有开发价值和可能性的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尤其是建设好旅游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引导旅游者正确评估风险,倡导安全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

记者 方思伟 顾星欣 见习记者 刘甜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