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的开端要从一条红色吊坠开始说起。这个吊坠有一个小木条,下面吊着一个红心,小木条上写着“ONE FOR ALL”,它的意思是“我为人人”。红心上刻着“Live long C.P.”,他实则想表达的是“Long live the communist party”,共产党万岁。这是一个正在学习英语的年轻人写的,他叫余祖胜,17岁从事革命工作,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在入党后不到八个月就逮捕入狱。1949年,当解放军胜利抵达长江北岸的消息传到了重庆,余祖胜怀着激动的心情刻下了这颗红心。3个月后,他被国民党残忍地屠杀,年仅22岁。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把他们塑造成了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和无悔的牺牲者?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这句话生动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内涵,建党精神离我们远吗?我们在追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寻——建党求什么
一百年多前,苦苦探寻救亡图存的中国,在汹涌的浪潮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翻开党史,党的先驱们书写了一个个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感人故事。英勇就义前,方志敏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冰天雪地里,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
因此,建党寻求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寻——立党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澎湃抛弃“鸦飞不过的田产”投身革命;长征途中,女红军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廖俊波俯身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黄大发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一以贯之。一等渡江功臣马毛姐,改革先锋王书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这些闪亮的名字汇聚成一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璀璨星河。
因此,立党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寻——兴党凭什么
回顾百年,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一个标志就是无惧强敌,无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老兵孟昭身今年95岁,从15岁参加革命起,他便常听到一句话: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特殊在哪儿?在大小战役中“挂花”十几次、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他找到了答案:“就是特别能吃苦、打仗不怕死,把凡胎肉身炼成钢筋铁骨!”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党在奋斗征程中、在苦难辉煌中锤炼了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那是赵世炎“志士不辞牺牲”的坚定信念,是瞿秋白临刑前“此地甚好”的慷慨从容,是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无畏壮举……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了这样的精神,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
因此,兴党凭借的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寻——强党靠什么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将近30年的岁月里,他都是兄弟姐妹眼中“忘记父母养育之恩”的不孝子。直到1987年,母亲在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中看到了黄总设计师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数十载的事迹,这才解开了儿子多年未归的疑惑。黄旭华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因此,强党依靠的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寻——教师如何践行建党精神
“建党精神”离我们远吗?和平年代,教师岗位,它以另一种形态呈现,那就是余祖胜说的one for all。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文化思想,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育挑战,需要无私的倾情付出。
新吴实小自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指导,精准对标、精通要义、精心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新时代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铸魂育人作出更大贡献。
学校善用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同时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道德资源成为新时代教师师德涵养的重要力量源泉。新吴实小借助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角隅文化园等等,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开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系列活动,将中华优秀文化和师德师风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师生心中。
新吴实小潜心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品德的内在动力。2023年6月1日上午,无锡市新吴实验小学开展了“弘毅同心行石榴‘惠’更红”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选材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从人文精神出发,育人立意明确。游园活动是一场中华民族文化之旅,队员们全景式、沉浸式地体验民族风情,在民族体验馆、民族才艺秀、民族运动会、民族美照区、民族艺术展、民族美食坊中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同行向未来”的蓬勃朝气在童心里埋下一颗颗民族团结的种子,激励队员们以中国梦引领成长梦,认真学习,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从长征的血战到抗日的烽烟,从建设的探索到改革的攻坚,从发展的事业到复兴的伟业,读懂“建党精神”的我们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让无数个和你和我一样的共产党员,无数个平凡与不平凡的我们,胸怀千秋伟业,甘将热血沃中华!(通讯员:曹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