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报名踊跃、课堂升级……苏州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开班惊喜连连
2024-04-16 14:1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今年3月,“乐龄永昌泾”2024年老年大学春季班正式启动,报名开启后,100个学位名额“秒光”。近日,随着课程的相继开班,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中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

近年来,永昌泾社区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充分链接和调动辖区内的相关专业人员以及民间草根能人,吸收多方资源力量,让基层老年教育焕发活力。目前,老年大学已有专职老师6名、兼职代课老师4名、外部专家4名及顾问3名。同时,还设民政协管员、社会组织专职负责人2名,做到每堂课都有专人负责签到和管理,稳定上课纪律,保障课程正常进行。其中,舞蹈班的专职老师刘素艳为北京工业大学退休教师,在本次课堂中她将在旗袍走秀的基础上融入民族舞蹈,让国粹碰撞出别样火花。“90后”瑜伽老师袁继婷也将在本次培训中负责舞蹈班学员的形体塑形,带领学员们进一步舒缓身心、增强体能。

在充足的师资储备基础上,今年永昌泾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结合原有配套设施设备,开设书画、舞蹈、编织、太极拳、戏曲等5大类别课堂约140次,全方面、多层次地满足居民不同的学习需求,为老年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备受居民欢迎的太极拳班再次“亮相”,本次太极拳课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探索,将书法和太极拳两种优质传统文化相融合,帮助老“同学”们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而获评相城区唯一一个“2023年苏州市社区教育优秀课程”的戏曲班也重返课堂,为期待已久的老年居民带来锡剧《珍珠塔》,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开设的编织班所采用的原材料均来自社区居民捐赠的旧毛衣、旧围巾等,在编织课堂上,这些旧衣物将变“旧”为“宝”,不仅能帮助老年居民学习编织技能,增强动手制作能力,最终成品还将以义卖的形式捐赠给有需要的群体,让居民们在“老有所学”的过程中体会“老有所乐”,实现“老有所为”。

“我是老年大学的新学员,很喜欢这里的氛围,第一堂课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编织班学员张阿姨表示,在课堂中,自己不仅能和姐妹们聚在一起学一些新的图样,还能在兴趣爱好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非常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未来会考虑尝试其他的课程,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