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分四时,四时有三月,每月含两节,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于是便产生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积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人耕种与生活的指导体系,包含了很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魅力,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汤浜社区党总支以党建品牌“五心汤浜”为抓手,以“党建引领 文化传承”的工作思路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活动,大大加强了辖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2023年2月份以来,汤浜社区累计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活动20场,既紧贴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彰显传统文化“仪式感”,又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所需。
雨生百谷,润物无声
党员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谷雨节气的由来、民间习俗、保健养生知识以及五谷的由来和意义。“雨生百谷”,小米养脾胃,绿豆为平肝圣品,稻为肺之谷,黑豆为肾之谷,小麦得四时之气……大地孕育的一切果实,都彰显出她的胸怀博大!孩子们认识了五谷、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珍惜粮食的好品质。
立夏斗蛋 快乐一夏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述立夏的习俗,孩子们现场体验了斗蛋、绘蛋和挂蛋习俗,用自己的小手描绘对夏天的向往,再将绘制的彩蛋放入编织的蛋兜中,在手指尖感触着立夏的到来。活动虽小,但却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走近民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夏意未尽 秋已悄至
“庭前丹桂香,篱外菊花黄。昼夜平分后,月光如水凉。”秋分似一把剪刀,将秋天一分为二,带走了初秋的淡雅,迎来深秋的斑斓。汤浜社区开展“朗读秋天”活动,组织辖区青少年一起朗诵秋天的诗词,在唐诗宋词中感受秋天。小朋友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秋天,还收获了古诗,增进了小伙伴们彼此间的感情。
岁寒冬至 数九待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志愿者和居民们一起讨论着冬至习俗。北方爱吃饺子,南方喜吃汤圆,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传统民俗文化——九九消寒图,“冬至日,画素梅一支,为瓣八十有一。”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居民们开始绘制九九消寒图,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轮四季,周而复始,就如我们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脚步永不停歇。2024年,漕湖街道汤浜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辖区内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擦亮“五心汤浜”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