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取暖用具逐渐在人群中“活跃”了起来。但是,这些方便好用的“取暖神器”也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当极有可能造成低温烫伤。近日,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就接诊了数例这样的患者。
“医生你看看,她这个手臂红色水疱怎么不退呀,不知道是不是被什么虫子咬了”,13岁的薛同学左手臂局部皮肤已经红肿了3天,仍没有消退的迹象,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相城三院皮肤科就诊。经过接诊医生李中辉仔细检查和询问,发现水疱是薛同学晚上使用的热水袋造成的,属于低温烫伤,幸好症状较轻,外用消炎烫伤药膏可恢复。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超过体表温度(一般指44—51℃)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李医生表示,早期被低温烫伤的皮肤表面往往看着不太严重,有时只是红肿或者一个小水疱,容易被患者忽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创面容易演变成溃烂,并向深处发展,就很难愈合。
李医生提醒,晚上睡觉不易醒或者感觉反应减退的人属于高危人群,使用热水袋、暖手宝等取暖时,最好用毛巾包裹后再使用。如果不小心造成了低温烫伤,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15分钟,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然后尽快送医院医治。(通讯员顾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