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韦伯档案首现南京
2023-12-11 09:53: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他主持审判了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发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威廉·韦伯的个人档案。据悉,关于韦伯的如此大规模的资料发现在国内尚属首次。

《韦伯档案》资料实景 刘畅摄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韦伯(资料图片)

1946年1月,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各同盟国授权,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因法庭设在东京,又称东京审判。由美国、中国、苏联、英国、法国等五大盟国和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和菲律宾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荒木贞夫等甲级战犯进行审判。澳大利亚法官威廉·韦伯担任庭长。

记者昨天从张生处了解到,此次发布的《韦伯档案》共分为四个部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草稿文件、个案以及通信。张生表示,韦伯在东京审判中参与了法庭宪章等顶层设计,兢兢业业地维护了法庭各系统的顺利运转,并以渊博的专业知识回击了战犯及其辩护律师的恶意反扑,捍卫了文明和正义。

张生在南京大学接受记者采访。刘畅摄

“要维持这样一个国际法庭的运转,不仅需要法律上的智慧,还需要政治上的智慧。”张生告诉记者,东京审判涉及11个国家,每个国家对日本在战争中的罪责认知都不尽相同。因此,能够维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安全运转,韦伯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像这样的一个法庭,不仅需要主持者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具有强大的‘控场能力’。”例如,在庭审中,日方辩护律师认为梅毒要感染3个月后才出现症状,想借时间概念来否定南京沦陷时日军的强奸行为,当时的证人威尔逊医生用专业知识进行反驳,提出梅毒感染后的6周至3个月都有可能发病。面对这样的质证,韦伯判定日方辩护律师的质证毫无意义。东京审判结束后,韦伯返回澳大利亚,长期活跃在法律界,去世之前,他把自己一生中高光时刻的相关档案结集保存,成为研究东京审判的关键档案。

张生表示,这份《韦伯档案》应该说是这些年发现的关于韦伯的第一手的最大的档案,结合南京大学前期出版的72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东京审判资料,韦伯个人档案将能够极大地促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其带领的团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整理、翻译工作,争取尽快地公开出版。

记者 华琳月 刘畅 孔芳芳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