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走进口岸看新疆丨边境小城活力迸发的密码:口岸+文旅
2023-11-13 13:59: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一家不起眼的小商店,仿佛是多国货物集散地,来自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石、吉尔吉斯斯坦的红宝石、阿富汗的青金石……让游客们挑花了眼。店主阿里卡里姆面带微笑,向游客介绍起宝石的来历。

△阿里卡里姆展示宝石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四季看新疆”之“走进口岸看新疆”主题采访团,在塔什库尔干县看到,来自中亚、南亚各国的商品云集于此,特色商铺遍布街道,这座小城因为“口岸+文旅”迸发出蓬勃生机。

巴基斯坦商人看好塔县长期发展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位于新疆喀什地区最西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这里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平均海拔达4000米,被称作“云端上的县城”。因其偏远、自然条件贫瘠,曾是新疆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直到2019年才实现脱贫摘帽。

如今,这座小城却是游客络绎不绝。11月初已是深秋,不是传统的旅游旺季,但仍能看到很多游客在商铺里“买买买”。

△游客在阿里卡里姆的商铺选购宝石

“这里有前途!”阿里卡里姆来自巴基斯坦,在中国经商已有10年,他曾在乌鲁木齐、喀什开过铺子,他如今在塔县买下了这间商铺,决定在这里长期经营。与他有类似想法的,还有不少同乡,在塔县的中巴边民互市贸易区,地毯、手工艺品、松子、矿盐等来自巴基斯坦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目前,有18家巴基斯坦商户在这里做生意。

游客云集、商旅不绝,如今的塔县为何魅力值拉满?口岸经济与文旅兴旺,两相作用,碰发出神奇的魔力。

红其拉甫口岸未来将实现全年通关

一县邻三国,口岸经济是塔县嬗变的密码。

△红其拉甫海关

在红其拉甫口岸联检大厅,巴基斯坦客商侯赛因·巴西特办好出境手续,等待坐上国际班车。他和身边的外国客商,都带着大包小包的百货。他说,“中国的衣服鞋帽、床上用品、小家电……这些商品在巴基斯坦很受欢迎。”他表示,现在办理出入境手续很便捷,来中国进货的次数越来越多。

△红其拉甫口岸客商云集

自2023年4月3日恢复客运通关以来,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客流量持续攀升,目前出入境旅客已突破4万人次,刷新了历史纪录。以前这里为一个季节性口岸,是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开关,12月至次年3月闭关。今年10月,中国和巴基斯坦发布联合新闻声明,双方宣布红其拉甫口岸常年开放,同意加强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善口岸通行条件。目前,红其拉甫口岸在12月至次年3月,每月增加了10天临时开放的时间,未来将实现全年通关。

△卡拉苏口岸海关工作人员在检查车辆

从红其拉甫口岸北行约两小时车程,矗立着连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卡拉苏口岸。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卡拉苏口岸的作用日益凸显。据了解,2023年1-10月,卡拉苏口岸的过货量超过2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70%;尤其在10月份,过货量超过了4.2万吨,同比增幅超过2倍以上。

塔县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文旅兴旺是塔县活力的另一重要支撑。

帕米尔高原的群山曾是制约塔县发展的天堑,如今它们却成为塔县文旅的“金字招牌”。

△慕士塔格峰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身姿伟岸,积雪终年不化,在塔县城里便能欣赏它的雄姿。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矗立千年,与慕士塔格峰遥相呼应。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唐代玄奘法师从天竺取经返回长安时,曾从石头城经过。如今,这里成为游客到塔县必“打卡”的景点。

△石头城景区

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给小城注入活力。“以前国庆节后生意就淡下来了,今年到了11月份,还有很多人过来。”来自北京的游客徐先生已经来新疆5次,其中塔县来了3次。他的感受是,“路况一年比一年好,‘诗和远方’也没那么远了,今年机场也通航了。”他觉得,曾经的塔县更像是高原秘境,风光壮美是他的初印象;如今的塔县,则是口岸门户,各国商贩云集,来这里不仅能领略绝美风光,购物也是一大乐趣,可以淘到中亚各国的工艺品。

△石头城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9月,塔县旅游人数108.99万人次,同比增长56.19%;实现旅游收入7.847亿元,同比增长111%,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现代快报+记者是钟寅文/摄

(校对 胡涛)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