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许倩 苏芮 魏芸珊)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自治的基本细胞。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柳洲社区辖区面积2.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辖区内包含12个居民小区和时代中心、金都汇广场、华侨广场等5个商业综合体。近年来,该社区细分网格单元、前移服务阵地、超前谋划未来,以科技赋能打造功能集成的“数治社区”,以生态景美打造环境宜居的“花园社区”,以人本服务打造睦邻友好的“熟人社区”的“三化一体”基层治理模式,为居民创造一个睦邻友好、环境宜居、开放共享的幸福社区。
科技赋能,打造功能集成的“数治社区”
数字化是智慧社区治理的重要工具与手段,社区注重数字技术发挥的作用,构建“政在您身边”智慧治理云平台,让科技与服务相得益彰,社区智慧云平台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人口、智慧志愿、智慧养老、智慧代办等多种功能,进驻11个小区网格红色驿站,通过资源重组,利用数字技术将党建、群团、市场等分散的社会力量和闲置社会资源再组织化。
结合街道“智慧小区”建设,拥有300余本书籍的智慧书屋打破了空间限制,居民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便可随时在家门口借阅畅读,截至目前借阅量达1200人次;智慧人脸系统可识别出小区业主,指尖一点即可联系网格员上门代办72件常见的政务事项,今年以来,共累计代办为民服务事项150件。
社区依托智慧养老理念,将580名老人细分为“六类”老人,根据不同类别分别制定关爱探访措施,为26名独居老人配备健康监测手环,老人通过手环一键呼救功能即可求助网格员帮忙。社区在提升探访关爱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智慧养老的场景应用,全力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健康。
生态景美,打造环境宜居的“花园社区”
社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打造四季有景、生态绿色的宜居柳洲。长达3公里的创业河、双垄河沿线,在社区和街道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完成更新升级,并配备了5组文化休闲设备,滨水漫步道日人流量达1500人次。
经过一年多的环境整治,长达3公里的永利铁路沿线迎来绿意盎然的华丽变身。
社区联合共建单位苏食在小区周边的边角地带建设口袋公园,在交通路口塑造具有柳洲特色的打卡点6处,让家门口的公园四季有绿,随处有景。
联合街道对1.6万平方米的小游园进行提档升级,增添休闲娱乐设施、增加特色植被、修复退化草坪、增设非机动车位,改造后的小游园将成为辐射周边4万居民的开放共享绿地空间。
对苏尚生活广场、S8长江大桥北站2号出口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在促进“全域增绿”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时,联合共建单位对原有的铁路桥涵洞进行墙面彩绘美化,让幸福泰山跃然“墙”上。
人本服务,打造睦邻友好的“熟人社区”
社区对已建成的网格红色驿站进行改造升级,推动社工站建成落地,打造集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物业服务、文化服务、公共服务、娱乐服务于一体的温馨共享空间,全天候无偿对小区居民开放使用。
目前,社区居民已自发成立了“青柠希望”、“柳声柳色”、“知心姐姐”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在调解居民矛盾、开展特色活动、邻里互帮互助等方面发光发热。以网格微信群线上沟通为切入点,志愿服务小程序为辅助,创新“积柳成荫”志愿积分服务项目,由志愿商家提供可兑换的物品、服务,居民通过社区自主开发的“积柳成荫”志愿服务小程序线上查询志愿积分、活动预告以及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按照趣缘、地缘、业缘自发形成小区志愿服务队,每周“自我命题”开展楼道巡查、节庆展演等各类志愿活动,不断拉近邻里关系,打造居民自己心目中的熟人社区。
下一步,柳洲社区将继续通过“三化一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扫清社区治理盲点,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百姓的“幸福宜居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