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全省唯一!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少工委建设工作入选全国案例汇编
2022-12-26 20: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顾静静)近日,全国少工委发布关于社区(乡镇、街道、村)少工委建设的六条路径。其中,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少工委的相关做法入选,为江苏省本次唯一入选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教育部“双减”政策要求,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在相城区少工委的指导下,以创建苏州市儿童友好社区为契机成立社区少工委,通过夯实机制、组建队伍、串联线路,多措并举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让社会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大课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团队一体化”推进

夯实“社区+学校”结对共建机制

自入选相城区首批社区少工委试点以来,积极围绕工作机制、推进机制、创建机制三方面重点发力,夯实创新举措,确保常态落实。

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双主任”制度,由永昌泾社区党委书记贾文明,漕湖学校党支部书记、少工委主任吴雪平同时担任社区少工委主任,为少先队提供活动阵地及支持,畅通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

履行“全团带队”推进机制,由社区团组织负责人沈志俊担任社区少工委办公室主任及建设指导员,及时汇总各方意见,协调各类资源,并定期向上级少工委汇报工作进度,上下联动一体化推进建设。

建立“固定+流动”创建机制,成立校外少先队组织,其中,“固定中队”队员均由漕湖学校选拔并派出,“流动中队”则由居住在永昌泾社区的队员自主选举产生,主要为社区儿童议事会核心成员。中队均配备中队长、委员,通过开展“小小规划师”“安全小卫士”等品牌项目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助推社区发展。

坚持“共建共育”理念

组建“团队干部+社区达人”工作队伍

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挖掘社区资源,聘请校外辅导员共计17人,其中选树优秀青年党团员3人,邀请他们实地开展事迹分享会,组织少先队员通过“红领巾寻访”的形式走近青春榜样,营造积极进取、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吸引“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10人,自发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积极参与社区寒暑期青少年托班管理,累计输送课程40节,服务青少年1000余人次。

邀请“五老”代表5人,由初心太极拳队队长周伯伯担任体育指导教师,主教青少年功夫扇教学;由旗袍队队长郭阿姨编排垃圾分类T台走秀,老少同乐普及绿色环保理念......让老同志在新时代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聘请青少年事务社工2人,发挥其具备专业化视野和社会化思维的特点,每周开展亲子互动、儿童友好志愿者培训等活动,助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坚持“沉浸式实景”体验

串联“体验+文化+科创”校外实践线路

严格落实相城区少工委要求,以发挥队员主体地位、提高社会认知为出发点,坚持“4³”总体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打造4个实践阵地,以“社区活动+岗位体验+科创产业+文化体验”的模式,盘活各类阵地资源,将社区儿童之家、消防安全体验馆、美的清洁电器展示厅、“倪家湾水之田”农业科技园纳入少先队校外社会实践阵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打造社区中队角,提升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

建立4个活动机制,通过“红领巾志愿行”“红领巾实践岗”“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体验游”机制,组织少先队员积极打卡实践线路,帮助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和发展前景,助推家乡建设。今年以来,红领巾假日小队共计开展各类少先队活动30余次,覆盖队员700余人,相关做法获各级媒体报道10次。

围绕4个议事层面,开展“小手拉大手”儿童议事会,带领儿童从“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多角度解读儿童议事的核心,更好保障儿童参与权,明晰议事流程、实现途径和行动要点。今年以来,围绕知识培训、社区实践、场馆规划、阅读计划等主题共计开展儿童议事会8期,进一步推动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