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永联村里逛夜市
2022-12-23 06: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瑞雅  
1
听新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张家港永联村永联小镇长约1公里的美食街,流光溢彩。店铺里,琳琅满目的美食正冒着热气,引得不少食客进进出出,“打卡”尝鲜。

眼前的情景,比起城市商业街来也毫不逊色。一时间,顾余峰和同事犯了“选择困难症”。作为土生土长的永联人,顾余峰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永钢集团,从事设备检修与维护。靠着稳定的收入,他在市区买了房,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当前,永钢正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也有了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每天都是干劲十足。”

一个村子能形成这般夜间消费,主要归功于永联的城镇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永联村走上了一条“以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昔日“贫困村”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明星村”。

伴随村办企业永钢的发展壮大,永联村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不仅建起了永联小镇,让1万余名农民住进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还打造了美食街等配套生活服务,满足小镇居民和工作在此的近万名职工的消费需求。

凛冽寒风吹过,顾余峰两人决定来一碗热乎乎的麻辣烫。“欢迎光临,吃啥随便选!”老板娘袁红一边热情招待他们,一边到灶台前把烫好的菜捞出来,倒上适量的汤汁,再撒一撮香菜,打包好交给已在店内等候的外卖小哥。

天气转冷后,袁红的生意更忙了。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永联提倡奋斗致富,鼓励村民创业当老板,同等条件下优先把店铺租给本村人,袁红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在“家门口”开店,袁红一家平均每年收入近30万元。“好日子是拼出来的!以前梦想是赚钱,现在想的是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只有到了这里才知道,永联的夜生活,不仅是逛逛夜市、吃吃美食这么简单,而是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是农民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带领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不仅开办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村民夜校等,还先后建设文体生活馆、24小时图书馆、永联展示馆、暨阳书画社、永瓷工坊等文化场所和设施,组建龙狮队、锣鼓队、舞蹈队等文体队伍,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吃好晚饭,59岁的许菊萍就迫不及待地赶到永联文体馆,刚到服务台,就听到舞蹈房里传出熟悉的音乐,走近一看,姐妹们已经活动起来了。爱好唱歌跳舞的许菊萍,退休后一直住在村里,碰上好天气就到广场上跳舞,遇到下雨就提前预约文体馆的室内活动。“村里建了这么多文化载体,休闲放松,不愁没地方。”

相比热热闹闹的文体馆,坐落于爱心街的永联24小时图书馆很是安静,暖黄色的灯光明亮又温馨。“物质充裕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来。”自打村里建起图书馆,朱亚兰就成了常客,并见证了图书馆的“升级换代”。“看书不受时间限制,借还还用上了智能设备,这样的待遇,城里人都羡慕。”

永联的夜晚,既有享受生活的温情,也有干事创业的拼劲。不久前,提档升级后的永联文体馆正式开馆了,小戏楼、电影院、篮球馆、游泳馆、拔河馆一应俱全,永联村党委副书记陈华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场馆走一圈。“让乡亲们跟上时代步伐,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不懈追求。”看到各馆气氛红火,各年龄段群众都能找到合适的休闲项目,陈华斌倍感欣慰,也坚定了持续加大健康、文明和文化生活投入,实现村民职工不出永联就能享受现代化公共服务。

同样闲不下来的还有一群“蓝马甲”。晚上7点开工后,永联为民基金会专员潘承林,共走访了永润园小区10户居民,把城市社区才有的专业服务,科普基金会的海豚急救项目,送到村民身边。分头行动的,还有30名志愿者。“白天大家忙工作,我们就选在晚间,不误居民的事。”忙完这个项目,潘承林还计划跟组员们碰个头,商量如何把急救宣传做得更好。

夜色下的永联,幸福活力可知可感。永联小镇广场上,标志性雕塑“金手指”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靠着这双“创造”之手,永联人开拓进取,过上了富足日子,未来也一定能够拼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幸福图景,创造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