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薇 徐晋
航空界有一条“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在城市安全风险防范中,能否看见先兆和隐患是关键。
南京首创安全生产“网络+网格”工作模式,对城市风险源开展全面普查辨识建档组网,推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查,实施常态化巡查和整改。近两年来,通过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南京基本做到风险源底数清,动态巡查情况明,落实整改有抓手。上述举措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伤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小型场所火警同比下降。
“一张网”覆盖“全要素”
走在位于秦淮区红花街道的汇景南路上,入目的是宽敞的街道和两边复杂繁多的店铺:面馆热气腾腾,理发店灯球闪耀,小超市琳琅满目……一派人间烟火气,红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朱作状的眼里却常含隐忧。
“红花街道有1600多家店铺,一粒不起眼的火星、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一处裸露的电线、一瓶煤气罐,都可能要人命,没有一套好办法,安全管理就是空话。”朱作状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的就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处。每家店铺的面积、主营业务、营业时间各不相同,安全员面临着成百上千个特殊又具体的情况。在南京,网格化社会治理在应急管理方面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南京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依托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和二维码系列标准地址库,按照分级分类定人的治理原则,对未形成集中规模的较小实有单位、建筑工地、地下管网设施等设置1505个“应急格”;对高危企业、产业园区、学校医院、公园景区设置1.5万个“安监格”,将街道专业安监员、消防特勤、企业安全员、物业管理人员、楼栋长、灾情速报员等力量纳入网格,形成多元参与、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体系,把安全应急管理责任和措施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
丁小悦是红花街道汇幸苑网格的应急网格员,每个工作日,都可以看到她穿着红马甲奔走在街道上的身影。她日复一日不曾厌烦地敲开店铺的门,安全巡查、信息录入与更新……汇幸苑网格有200多家门面店铺,她与另一位同事搭档,对每一家店铺的面积、灭火器数量、安全隐患等各类安全信息都牢记于心。
目前,南京市共划分1505个应急网格,复核场所(单位)103万家,登记入库实有场所单位31.8万家,巡查走访436.4万家次,场所(单位)风险源共48.7万余条,发现隐患445.4万余条,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给风险源“上户口”
点开南京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页面,红花街道专职安全员钱智豪向记者展示了过去三年的工作成果。辖区内1646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信息记录在案,以十天为一个周期进行更新增删。
店招名称、是否为无证单位、店内环境照片、室内室外是否有消防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随机点开一家小型洗衣店,店家基本信息、风险底数、隐患类别、监管层级、主管部门等等,一目了然,就像上了“户口”。钱智豪说,网格员能解决的小隐患就督促店家整改,网格员无力解决的通过一体化平台上报社区、街道。
现在,敦促小型单位场所负责人积极参与安全自评与自检,也成了应急网格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安全第一责任人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风险防范必须把第一责任人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魏群介绍,依托南京应急管理“181”平台,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于2020年6月开发建设“安全生产体检中心”,为各类小型场所量身定制自助式安全评价和动态巡查。
系统会针对不同类型小场所,设计分类自评、自检模板,通过小程序推送、提醒等方法,定期通知小型单位场所负责人进行自我安评、日常巡检,自评、自检结果会推送给应急网格员。网格员可以根据自评、自检情况,上门进行复查、复检,便于实施重点管理,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起初,店主嫌麻烦、不愿意参与自评,但自我安评系统采取了模板化的方式,便于上手操作,系统在线学习功能还设置了趣味答题、积分兑换等活动,互动性很强。”钱智豪说。简单便捷、有趣正向的系统设置,配上网格员的“三寸不烂之舌”,店主们逐渐意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看见最新的火灾新闻会主动询问网格员和安全员防范方法。
为了提升业主安全自我管理能力,今年,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在17个重点街道开展应急处置免费培训,线上线下累计覆盖2万余家餐饮、汽修等重点小型场所单位。
目前,南京市“安全生产体检中心”已注册单位31.6万余家,自我安评31.6万余次,月度自检393.8万余次,有效提升了小型场所(单位)安全“自我管理”水平。
人人都是“安全员”
走进位于汇景南路的天猫养车店,随处可见醒目的安全提醒和鲜红的灭火器。这是汇幸苑网格最大的生产经营单位,有120平方米,这个网格中最小的店铺只有10平方米,但再小的店也会存在安全风险,该配备的设施每家店都一样不少。
今年6月,王海在江宁区淳化集镇开了一家中餐店“王家盛宴”。入驻后没多久,网格员就上门对他的店铺展开安全巡查和信息录入。“我从前在外市做餐饮,南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让我惊讶!”王海说。
300多平方米的店里,密布16个灭火器。整洁的环境和店家谨慎的经营态度,让“王家盛宴”成为附近最受欢迎和信赖的餐饮店。“我上有老,下有小,店里还有十几个员工,我必须把安全责任担起来!”王海说。
江宁区淳化社区的网格员许君莉在2019年末被调来淳湖佳苑网格,3年来,她发现应急和安全监管的机制更完善了。店主从以前的“被动待查”到现在的“主动防范”,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大大提升。“现在,人人都是自己的‘安全员’。”她说。
城市还有其它公共风险源,比如不能抵抗大风力的老树、可能被台风刮倒的广告牌,诸如此类。2021年6月,南京市应急管理局针对气象预警响应不够及时、精确等难点,联合市气象局上线“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以下简称靶向系统)。靶向系统将气象数据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城市重点承灾体等数据对接,将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短临预警信息智能推送给有关责任人、网格员等。
高淳的应急网格员在181平台上传了近万个公共风险源,区指挥中心一接到自然灾害预警,就会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应急网格员等基层应急力量,督促相应责任主体进行闭环消险,有效避免各类次生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