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厦门大学李奕凡:跨越千里,续写大漠与海的故事
2022-09-06 06: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蔡姝雯

7月18日至25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研二学生李奕凡,再次来到两年前支教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两年时间变化好大,我教过的孩子们初中毕业了,有些考到了固原市去上学,虽然没能见面有些遗憾,但我很为他们高兴!”

李奕凡是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读本科期间,她偶然读到学长叶楠写的《把梦留住》一书,书中记录了其支教经历和西部孩子们渴求知识的故事。“这本书深深触动了我,我决心追随学长的脚步,去影响更多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2018年,李奕凡拿到保研资格后,第一时间报名厦大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并如愿成为其中的一员。2019年7月,她和支教团几名成员来到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第四中学,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作为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声乐方向的研究生,李奕凡当仁不让承担起音乐课的教学,同时兼任历史课老师。“支教期间,每一节课都让我印象深刻。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支教学校的老师毛阿利创作一首合唱歌曲时,加入rap和比较空灵的元素。我突发灵感,在排练合唱时让孩子们把眼睛都闭上,并且去掉歌词完全哼唱。当最后一个音符停止、所有人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孩子们惊喜的眼神仿佛在说‘原来音乐还可以是这样的!’,我相信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音乐和声的魅力!”

1999年以来,厦大研究生支教团的323名队员从南国海滨到西部戈壁,扎根宁夏西海固地区接力进行教育扶贫,参与并见证了西海固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实现小康的历史巨变,谱写了现实版的《山海情》。所有这些都给了李奕凡灵感,她创作出《大漠与海》这首歌:“我愿建南钟声敲响大漠边塞,我愿鹭岛的风吹遍苍茫云海……我愿跨越山和大海,只因你在那里等待。”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李奕凡希望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一年一年延续下去,让“大漠与海的故事,有无限的续集”。于是,今年暑假,她跟随学校“奔赴山海·一起向未来”社会实践队一起再次回到宁夏,给当地带去“手风琴里的山海情缘青春音乐党团课”,“我们把音乐带到村庄、社区和学校,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前举办手风琴快闪活动。这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

“十年后,我也许是一名美育工作者,也许仍然在学业上深造,但唯一不变的是作为青年党员的家国情怀,在志愿服务中唱响奉献与友爱,在抗疫斗争中唱响团结与力量,在未来之路上唱响拼搏与奋斗。”李奕凡说,“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奋斗底色,这就是我的青春宣言!”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