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一群“摘星人”,照亮“苏北小江南”
2022-08-11 09:2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关键词:# 乡风文明 #

绿意掩映着小桥流水,整洁村居前瓜果飘香……“这几年村庄变美了,人心更美了,大家争做文明有礼的‘摘星人’。”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73岁村民孙维平乐呵呵地说。潘楼村地处苏皖边界,曾因缺乏产业支撑发展上不去,人心涣散;如今,这里是宜居宜业、花香飘十里的“苏北小江南”。

“新农人”:

95后大学生回祖籍地创业

今年26岁的金小靖从前没有想过,自己大学毕业后会来到爷爷奶奶的“老家”创业。

在金小靖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将潘楼村视作心里的“一道疤”:20年前,在潘楼村,打架、赌博、盗窃时有发生;一些年轻人懒惰、蛮横甚至不赡养父母;村里没有像样的路,外人要是骑自行车来,进村得先“扛”着车;大片大片的荒地无人耕作。

变化是从10多年前开始的。金小靖记得,有天中午,父亲收到潘楼村亲戚发来的新房照片,激动得连说“想不到”:两层小楼房枕河而建,绿树掩映,树下摆放着石桌石凳,院子里月季、美人蕉、桃花、杏花开得灿烂。后来,父亲加入“潘楼一家亲”微信群,时不时地收到家乡的喜讯:“今年潘楼村村民全部脱贫啦”“我们村又上电视了”“这次拿到了全国文明村的荣誉,俺村名气更响啦”……

2019年,金小靖从徐州工程学院毕业后,一家人的“返乡计划”开始提上日程。父母、爷爷奶奶都拿出资金,支持他利用所学回乡创业。“我学的专业是生物发酵,回到乡村发展,机会更多。”金小靖当年就在潘楼村承包了40亩土地,建了23个大棚,成立了屹苏家庭农场,并与大学时的导师合作开展一系列菌种研发,比如家庭阳台养培的蘑菇,此外还开发出菌菇零食、干菇礼盒等。在他的菌菇大棚、加工车间,环境干净整洁,近百位村民正在忙碌着。

“大爷大婶们都是‘农专家’,不仅手脚麻利,还常常给我传授些经验。”金小靖说,大家都很支持他的菌菇事业。就在去年,父母在紧挨着潘楼村的小区买了房子,“爷爷奶奶平时就住这儿,图的就是离亲戚朋友们近,他们总说,潘楼村的晚霞是最美的。”

村干部:

“春风化雨”树新风正气

“在人们心里根植新理念、新风尚,比建新房、铺新路难,可一旦做成功了,就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出乡村发展的动力。”在潘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衍刚看来,薄弱村谋发展,“乡风文明”是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刚接手时,潘楼村负债累累,村建设、村产业,几乎处处是烂摊子。张衍刚一上任,就把工作重心放在“用文明塑造人”上——启动“十星文明户”评比,确定了诚信、法纪、公益、敬老、致富、公德、育才、卫生、易风、和谐等10个方面指标,开展村民自评、村民代表联系户和党员联系户互评、村审计委员会统一评比,三个环节全程公开。

起初,村民们还有些不理解,根本没往心里去。然而,一到年底,不少人傻眼了:没想到村里是“动真格的”。“村中心广场旁,全村户主名字都写在一面‘十星文明户展示墙’上,那得有50多米长,哪家得了几颗星,一目了然。”张衍刚说,大家由此都开始重视起来,全村“十星户”刚开始仅4家,如今有200多家,占参评家庭的50%。

张衍刚认为,“十星文明户”评选之所以能对村民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是因为农村是“熟人社会”,如果正确引导、树立标准、公正评价,乡亲们之间也会铆着劲争脸面、比先进。前几年,村里有户人家年底“摘星”不到五颗,户主跑来村委会求情,说儿子要娶媳妇,媒人看他家“星星”少,都有点为难。张衍刚坚持原则:“评选最关键的就是公平,标准在那里,得不到星谁来说情都没用,只能明年再努力。”

好的制度能够“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前行。今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党员干部带头,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渐渐地,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零彩礼”娶媳妇变得常见。移风易俗、文明风尚,切切实实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

压不良风气、树新风正气,既要坚持“制度约束”,也要推进“惠民保障”。今年,潘楼村计划投资建设现代养殖场,为村民们增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将持续搭好乡村振兴“大舞台”,翻新村民活动广场,增设篮球场、观赏池塘等,增进村民生活幸福感。

近年来,村民收入普遍提高了,但村干部的待遇一直未提上去。张衍刚直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期待实施更加积极、开放、务实的人才政策,为乡村人才培育提供内生动力。”

“原住民”:

孝善成果“甜”进百姓心里

文明乡风持续吹拂,不仅重塑了潘楼村村民的精神面貌,更感染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让孙维平尤为感动的是,几年前,村里几个从外乡嫁进来的媳妇自发“组团”,成立了“为老志愿队”,她们会在闲暇时一同走访、看望村里的老人,“尤其关心独居老人,经常帮忙晒被子、理发、代买个菜什么的,真好啊,年轻人做了实实在在的暖心事。”现在,这支志愿者队伍吸纳了全村200多个年轻人,成为一支流动的“爱心先锋队”。

这样的暖意,还在不断传递着,乡风文明在村民心里产生了更多“化学反应”。发挥“银发力量”,孙维平组织了十几位75岁以下的老人,把自家小院布置成“托管室”,义务“招待”村里的小娃娃们,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去他家学习、休息,等父母忙完工作再来接。

“人说潘楼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站在那高处往下望,哗啦啦的关河水呀流过了我们的小村庄。”正值暑期,孩童们在孙老家院子里三三两两围坐着唱起了童谣,乐呵呵地玩闹着。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研究员 赵锦春: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在乡土熟人社会中,敦风厉俗能够启智润心、涵养灵魂。潘楼村的经验启示我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乡土社会惯行的优良道德准则与价值理念。在“比学赶超”的正反馈激励下,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既能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也有助于取得产业与社会全面振兴的综合效益。乡风文明建设使村民重拾“村桥原树似吾乡”的乡愁情怀,获得“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自信坦荡,赢得“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尊重赞赏。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