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向着疫情一线进发,承担时代的责任,举起青春的矩火,他们是战“疫”一线的奋斗者,他们是你我身边的“青葱”少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故乡热土上,书写着青春的宣言。
我18岁,我曾18岁,我一直18岁!
“我18岁!我的青春我做主。”“我18岁!青春奋斗!”8个刚满18岁的少年,放弃了空调WiFi西瓜,主动走进春江花园社区,担当起防疫志愿者的角色。
“上门采样,我上!”“核酸扫码,我来!”“物资搬运,我行!”热了抱冰块,手被汗泡皱了擦擦汗明天再来,似乎一切都难不倒这群活力四射、朝气蓬勃、勇敢闪耀的“孩子”。
就读于无锡汽车工程学校的刘致远说:“这一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是我的战场,我要规范操作并不断提高速度。”
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和他们一样,也始终保持着18岁一般的冲劲与无畏,奋战在防疫的最前沿。
大学生返家乡,点燃抗“疫”正能量
抗击疫情,志愿有我。“00后”返家乡大学生在东亭街道团工委的号召下,充分发挥自身精力充沛、精通数据的优势,尽己所能、利用所长,配合街道卫健科,开展重点人员数据核对工作,与上千人一一通话,详细核对人员信息,询问目前状态,告知后续管控口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周易说:“手机就是我的武器,我要用最快的速度跑赢数据,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网格我守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东亭街道青年网格员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做起了“急青年”,担起了“主力军”,筑起了“防护网”。
早上6点,他们在核酸采样现场维持秩序、环境消杀;上午10点,他们爬楼入户,为居家对象收取垃圾,更换封条;下午2点,他们为居民运送新鲜的蔬菜;晚上11点,他们为居家的住户送上紧急调配的药品……每个平凡的一天离不开他们在背后温情坚守。
点位长,到位!
6月29日,1996年出生的退役军人,东街社区工作人员范亦杰一大早就接到街道防疫指挥部电话,需进驻东亭定点隔离酒店担任点位长,做好点位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在此之前,他已先后进驻隔离点工作5次,长达半年之久,总共接收过2000余人。
隔离点的工作千头万绪,安全监查、人员接收、核酸采样、餐食发放、医废处置、环境消杀、值班监控、培训演练、台账登记、数据上报、物资协调、人文关怀,这都是点位长的工作日常。如何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配合,这对于临时组建的点位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进驻当天傍晚,在时间紧、人手少的情况下,范亦杰与2名医护人员连夜奋战,直至7月1日凌晨,共接收148名隔离人员。三天三夜的连续作战并没有打垮他。“我是这儿的点位长,有任何事情我扛着。”这是他在点位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防疫路上的蓝色力量
面对疫情,平均年龄27岁的东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中队新进队员全部冲锋在前、丝毫不退,隔离酒店内搬运物资、接收隔离人员、24小时查看监控;小区查验出入人员、发放物资,每天顶着近40度的高温12小时长时间的工作,衣服被汗水湿透一次又一次,但新队员们都没有喊苦喊累。
“加入城管队伍,就不负一身‘城管蓝’。疫情防控有我们,请组织放心,请群众安心。”这是他们身为“城管新青年”共同的心声。
△城管中队市容组组长朱浩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冲锋在前是我义无反顾的责任和义务。
△90后城管中队队员邢志盛:两点一线的工作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不足两岁的孩子,但我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东亭派出所90后刑侦民警钱闻韬主要负责排查任务,有时是在骄阳似火的午后,有时是在深夜,但每次接到任务后,他都第一时间赶到指定区域穿戴防护装备,随后直奔任务地点开展现场排查工作。在地表温度高达50℃下,脱下穿了一天防护服的他,整个人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肤色也已变成了黑巧克力色。“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他逆行而上,向“疫”而行!只为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所谓年轻,就是步履不停。对青春最好的致敬,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新时代东亭青年们,让我们化作阻挡疫情的屏障,以青春赴万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