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和全社会要学习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精神。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党的“七一”生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22日,南京市委老干部局联合玄武区委老干部局,组织“紫金银辉”离退休干部党员组成“梅园红色信仰”宣讲团,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向青年和学生讲述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在梅园新村峥嵘岁月的动人故事,宣扬周恩来革命理想大于天的革命故事,让恩来精神在青年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用恩来精神的初心使命,厚植青年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紫金银辉”老干部刘金代在谈到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时,讲述了中共代表团周恩来13岁坚定信念“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立志建党救国救民。在梅园新村,周恩来不屈不挠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谈判斗争,谈判期间坚定执行党中央的指示,最终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这就是周恩来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革命遇到挫折时从没有灰心过,在敌人血腥压迫下从没有胆怯过。最后,刘金代对青年和学生们深情的说:我每次到梅园新村纪念馆,都会受到周恩来追求理想信念精神的教育和洗礼,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阶段的人生都离不开最初的理想信念。今天,面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自觉把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转化为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的不竭动力,永远信党爱党为党。
用恩来精神的对党忠诚,塑造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梅园新村老党员王铁炼是当地地道的“明星”志愿讲解员,更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党忠诚的丰富内涵。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先后6次去周恩来总理家做客的故事:我的原名是铁链子的“铁链”,后来那个“链”被改为炼钢的炼。给我改名的,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我的‘再生父母’,就是我们的党。一个“炼”字让王铁炼铭记一生,练就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中,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王铁炼谈到年轻时的自己,“我曾骑马挎枪踏雪原,也曾操炮装弹对蓝天;我曾傲气高歌颂大海,也曾打板擂鼓震群山”;退休后的王铁炼更是没有闲下来,社区调解、心理疏导、平安志愿……,始终活跃在各个角落,为党的事业分忧解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王铁炼在与青年学生党员交流时说,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在践行对党忠诚、对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新时代青年应当向周总理学习,以忠诚之心对待党和组织,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用恩来精神的勇于担当,指引青年学生对党的事业的信赖。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梅园新村街道青年干部朱源结合自己工作岗位,向“紫金银辉”老干部讲解员成为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是一名在街道工作了十多年的团干部,共青团‘带领青年跟党走’的主责主业使我不可避免的碰到很多诸如‘佛系’‘躺平’等负面情绪,如何解决好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偏差?”成为富认真地回答道:“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恩来精神中找到答案。周恩来年仅13岁就扛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他始终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一定要学习周总理爱国、自信、担当、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具体的国情、党情、社情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将个人梦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把小我融入为祖国和人民奋斗实践的大我之中。”
恩来精神熠熠生辉,伟大征程感召激励。南京市“紫金银辉”离退休干部党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思所悟,给青年学生们讲好恩来故事,传播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参加座谈交流的青年学生代表们在梅园新村纪念馆这座精神殿堂,自觉用周恩来精神培根铸魂,用老一辈革命家事迹启智润心,从而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努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